妙法蓮華經
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妙法蓮華經 > 第99章 第99集《妙法蓮華經》

第99章 第99集《妙法蓮華經》(第6/8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彈幕劇透被換崽,真千金重生殺瘋了真千金出獄後,哥哥們跪求原諒七零:醫妻駕到,冷麵硬漢寵上天辜負我真心,離婚你後悔什麼?拿她當墊腳石?嫡女重生另嫁王爺被逐出宗門後我名滿修真界重回我爸媽的高中時代農門嬌妻超旺夫,清冷權臣寵上天拿我換城池,我走了將軍哭什麼?替姐生子?重生後我撩帝心奪後位七零閨蜜嫁糙漢,絕嗣宋家一年抱仨命理之弓(西幻nph)八零,嫁最強糙漢,養最卷崽崽情上鎖重生八零,退婚嫁給隔壁糙漢小手一揮,崽崽回村當村溜子咯!夫人快分手,霍總蹲牆角等三年了被反派強制愛假少爺和真少爺破鏡重圓了穿越成刺客,先殺我夫君?

突然間跟他講說,欸,你不要以為說法力不可思議,其實你能唸的心也不可思議,你的觀念如果改變的話,你可以變成一種互動,就是把單向的修學變成雙向的修學。

比方說你念佛,我們一開始是,我是業障凡夫,佛陀是萬德莊嚴,那怎麼辦呢?我就通身靠倒,我什麼都不是。你跟他講說,你不要認為你什麼都不是,其實你的因地有佛性,你能唸的心是清淨的,是具足的;你所念的佛,只是託彼佛力來開啟你自性的功德。

那當然,這樣就更圓滿了。就是把單向的修學變成雙向的修學,能唸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那變成兩種力量,外力跟內力的結合。但是,如果有些人對於法力的執著特別重,他排斥心力不可思議,他可能就毀謗,乃至於各種傷害就出來了。

這是法身菩薩的第一個預言,就是來自於外護居士的障礙。

第二段就是佛門內部的毀謗。居士基本上還比較單純,就是沒有智慧,這是第一種。但是佛門的問題就複雜了。我們看看第二段,來自於佛門內部的毀謗。這地方有四段。

惡世中比丘 邪智心諂曲

未得謂為得 我慢心充滿

第一個,增上慢。在惡世中的比丘,他很可能是怎樣的情況呢?“邪智心諂曲”,就是心中有邪見。而且他內心是虛偽不實的,他表現裝出一種修行的樣子。“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他認為自己已經成就大功德了,其實不是,他完全是把自己給高舉了。

一個人會增上慢,你說你一個人非常懈怠,都不做功課,我看你也起不了增上慢。增上慢就是這個人基本上是有做一點功課的,甚至於在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一點少少的心得,然後呢?然後就得少為足,就覺得自己不錯了。因為他看佛教,他沒有全方位地從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來看,他是從一種單向的——修某一個法門、成就某一種功德,然後產生得少為足,而產生增上慢。增上慢的危險,就是他容易謗法。這是第一個,來自於增上慢的障礙。

第二個,我們看修苦行的情況。

或有阿練若 納衣在空閒

自謂行真道 輕賤人間者

第二段,也是法身菩薩對未來情況的預言。他說,有一種人是阿蘭若,他遠離了世間的塵勞到寂靜處去修學。他怎麼修呢?“納衣在空閒”,他穿著破舊的衣服,“自謂行真道”,說自己這個修苦行是修行唯一的真實道,所以內心就輕賤這些在世間弘揚佛法的法師,就說你們這些法師都是放逸、攀緣。這是第二個,就是以修苦行、執著苦行而輕賤弘法的法師。

看第三段,貪利養。

貪著利養故 與白衣說法

為世所恭敬 如六通羅漢

是人懷噁心 常念世俗事

假名阿練若 好出我等過

而作如是言 此諸比丘等

為貪利養故 說外道論議

貪利養,他這個也是一個弘法的法師,跟前面的修苦行、增上慢就不太一樣。這個法師“貪著利養故”,平常跟白衣說法的時候,他的目的,“為世所恭敬”,追求別人對他的恭敬供養。“如六通羅漢”,他把自己當作六通羅漢。阿羅漢是一個“應供”,他接受人家的供養是應該的,所以他認為說他自己得到供養是應該的。事實上這個人,“是人懷噁心”,他心中有貪瞋的煩惱,“常念世俗事”,平常也是經常憶念財、色、名三種有漏的境緣。“假名阿練若”,雖然住在山中,其實只是表面的寂靜,他內心其實不寂靜。

這些貪求利養的法師,“好出我等過”,容易去批評這些弘揚《法華經》的法師。他怎麼批評呢?說“此諸比丘等,為貪利養故”而說此外道的論議。他把這個萬法唯是一心的中道實相當作是外道的論議。

自作此經典 誑惑世間人

為求名聞故 分別於是經

常在大眾中 欲毀我等故

向國王大臣 婆羅門居士

及餘比丘眾 誹謗說我惡

謂是邪見人 說外道論議

第四種是邪知見的。這種邪知見就說,這些弘揚《法華經》的法師是“自作此經典”,自己編輯的《法華經》,目的是為了“誑惑世間人”,說這些法師為了追求名聞利養,才去分別解說《法華經》的。並且“常在大眾中”,為了毀謗這些弘揚《法華經》的法師,就向這些國王、大臣、有權勢的居士,或者有地位的婆羅門居士,乃至於其餘的諸比丘眾,就“誹謗說我惡”,就誹謗這個法師的種種的過失,說這些法師都是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一個鋼鏰兒+番外被迫閃婚,傲嬌江少的冤種小嬌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