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臭不要臉的(第2/2 頁)
燕雲十六州,實乃我大宋的一大盛事。
但如今燕雲初定,百廢待興,皇兄必定有諸多治國良策,還望皇兄不吝賜教,讓臣弟也能增長見識。”
李世民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九弟,如今燕雲初定,當務之急便是讓當地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此前,朕已下令減免燕雲各州一年的賦稅,意在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緩解長久以來戰亂所帶來的困苦。
李世民頓了頓,繼續說道:“今日早朝之上,諸位大臣同樣提出減免賦稅這一良策,足見此乃順應民心之舉。
朕再三思量,決定在原有基礎上,再次減免燕雲各州一年的賦稅,進一步減輕百姓負擔,助他們更快地恢復生產生活。”
“與此同時,選派得力官員前往燕雲治理亦是關鍵。這些官員必須清正廉潔,時刻將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心繫百姓,能夠切實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讓燕雲百姓真切感受到我大宋的仁德與關懷。”
趙楷也在一旁附和道:“皇兄所言甚是,選派官員之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不僅要考察其能力,更要注重其品德。
唯有德才兼備之人,方能在燕雲之地樹立良好的官府形象,贏得百姓的信任與支援。”
“而且,對於這些赴任官員,應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定期對其政績進行考核,一旦發現有貪汙腐敗、濫用職權之輩,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李世民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讚賞之色,“三弟所言在理,監督機制的構建,實乃重中之重。
唯有如此,方能保障朝廷政令在燕雲之地暢通無阻地推行,切實守護百姓的切身權益,使其免受任何侵害。”
趙構微微皺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麼,片刻後開口道:“皇兄,燕雲諸地,久淪於異族之手,教化之事,荒廢久矣。
臣弟愚見,當下選派賢能赴彼地,減免其賦稅,固為要務。
然與此同時,亦當大興教育之業。
唯有使燕雲百姓之子弟,皆能沐於良善之教,方可從根本上扭轉燕雲之舊貌,為我大宋培育出更多濟世之才 。”
李世民微微點頭,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之色,說道:“九弟,你能有這般見地,朕心甚慰。
夫教育者,實乃國之根基,攸關國家之運途、民族之興替。
燕雲諸地,受異族轄制久矣,文化凋敝,教育荒廢。
今既收復,重歸我大宋疆土,恰是大力興辦教育之絕佳時機。”
“朕意於燕雲諸州廣置學堂,遍邀天下賢師碩儒,令其教授儒家經典、詩詞歌賦,兼及諸般實用技藝。
冀燕雲孩童自幼便能受我大宋正統文化之薰陶,得以涵養家國情懷,培育民族認同之感,日後皆能為我大宋之棟樑,共襄盛舉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