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二十八(第3/5 頁)
於閒暇無事時,委曲宛轉,開陳至理,令其心知有是非可否。則心識不知不覺,漸摩漸染而為轉變。至其愚傲之性發現時,可對治,則以至理名言,和氣平心以對治之。否則任伊,一概置之不理。待其氣消,再以平心和氣,論其曲直,久之則隨之而化。若用強蠻惡辣手段,斷非所宜。以彼有所恃(所恃者子女也),兼失子女觀法之訓。
對於自己的妻子,自然應當在閒暇無事的時候,委曲宛轉地為她開導至要的道理,使她懂得明辨是非,也懂得判斷哪些事是可以做的。那麼她的心識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漸漸被薰染而有所轉變。遇到她愚痴傲慢的心性發作之時,如果可以對治,就用至理名言,心平氣和的來對治她。否則就先任隨她,一概置之不理。等到她氣消之後,再心平氣和,來與她討論其中的是非曲直。久而久之,她就會被感化。千萬不要用強行蠻橫激烈的手段。一來因為她有人可以依仗(所依仗的,就是她的子女),同時也因為那樣做(採用蠻橫手段)就失去了讓子女們透過旁觀來受到訓誡的機會。
唸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唸佛時,要常常觀想自己將要死了,將要墮入地獄。那麼不懇切,也自然懇切了;不相應,也自然相應了。以害怕苦痛的心來唸佛,就是脫離苦痛的第一妙法,同時也是隨緣消業的第一妙法。復永嘉某居士書七
靈峰老人,乃末法絕無而僅有者。其言句理事具足,利益叵測。隨人分量,各受其益。
靈峰蕅益大師,是末法時期絕無而僅有的大善知識。他的語言文句,理事具足,其中的利益不能測度。每個人可以隨著自己的根器,各自從中受到利益。
子弟之有才華,有善教,則易於成就正器。無善教,則多分流為敗種。
子弟當中有才華的,如果能受到良善的教育,就容易成為一個正器(有用的人)。如果沒有受到良善的教育,就大多成為敗種。
今日之民不聊生,國步艱難,幾於蹶覆者。皆有才華無善教者,漸漸釀成之也。無才華,固宜教其誠實。有才華,益宜教其誠實。
現在民不聊生,國運艱難,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都是那些有才華卻沒有受到良善教育的人漸漸釀成的啊。沒有才華的人,自然要教導他誠實。有才華的人,更應該教他誠實。
然誠實亦可偽為。最初即以因果報應,及人之一舉心動念,天地鬼神一一悉知悉見,作常途訓誨。而陰騭文,感應篇,必令其熟讀。且勿謂此非佛書而忽之。以凡夫心量淺近,若以遠大之深理言之,則難於領會。
然而誠實也是可以裝出來的。一開始就把因果報應,以及人一舉心一動念,天地鬼神全部知道看見這些道理作為日常的訓導。而《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一定要讓他們熟讀。且不要認為這些不是佛教方面的書就忽視它們。因為凡夫的心量淺近,如果把遠大高深的道理講給他們,他們就難以領會。
此等書,老幼俱可聞而獲益。而況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乎。佛尚以死屍糞穢毒蛇,令人作觀,以之證阿羅漢者,逾恆河沙。況此種貼實存養省察之言句乎。
這些書,不管老人孩子聽聞後都可以獲得利益。修養道德沒有固定的老師,所有導人向善的人或事物都可以作為老師。佛陀尚且會用死屍、糞穢、毒蛇這類事物,教人觀想而修行。透過這種方式證得阿羅漢果的人,數量超過恆河沙那麼多。更何況是這些貼合日常實際的,修身立德,自我省察的言句呢?
楞嚴一經,不知淨土者讀之,則為破淨土之元勳。知淨土者讀之,則為宏淨土之善導。何以言之。以自力悟道之難,淨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若不仗佛力,雖陰破一二,尚或著魔發狂,為地獄種子。而且二十四圓通之工夫,今人誰能修習。
對於不知道淨土法門的人,《楞嚴經》會成為破斥淨土的元勳;對於知道淨土法門的人,《楞嚴經》就成了宏揚淨土的善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靠自力悟道的困難,仗佛力往生淨土的容易,以及十法界的事理因果,《楞嚴經》中都講得了了分明。如果不仗佛力,就算五陰被破一二,尚且有可能著魔發狂,而成為地獄種子。況且經中所說(除大勢至唸佛圓通外)二十四種圓通的功夫,現在的世人有誰能修習呢?
唯如子憶母之念佛,凡有心者,皆堪奉行。但得淨念相繼,自可親證三摩。知好歹者讀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不知好歹者反是。以其止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