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四(第6/9 頁)
究佛法,徹悟自性。宏三學而偏贊淨土,即一生以頓脫苦輪。此亦唯恐不多,多多則益善也。
至於出家為僧,這是如來為了住持法道,與流通法道而設立的制度。如果是立志向上,發大菩提心,研究佛法,徹悟自性。宏揚戒定慧三學而偏贊淨土宗,就在這一生出離輪迴苦海的人。這樣的人也唯恐不多,多多益善。
若或稍有信心,無大志向。欲藉為僧之名,遊手好閒,賴佛偷生。名為佛子,實是髡 (k un ) 民,即令不造惡業,已是法之敗種,國之廢人。倘或破戒造業,貽辱佛教。縱令生逃國法,決定死墮地獄。於法於己,兩無所益。如是則一尚不可,何況眾多。
如果是稍微有點信心,沒有什麼大的志向。想要藉著僧人的名字,遊手好閒,賴佛偷生。名為佛子,實際是個光頭白衣,即使不造惡業,已經是佛法的敗種,國家的廢人。倘若破戒造業,使佛教蒙羞。生前縱然能逃過國家法律,死後決定墮入地獄。於佛法、於自己,兩方面都沒有利益。這樣的人,就算有一個都不可以,何況很多。
古人謂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乃真語實語。非抑將相而揚僧伽也。良以荷佛家業,續佛慧命,非破無明以複本性,宏法道以利眾生者,不能也。
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這是真語實語。並非是貶低將相而褒揚僧伽。實在是因為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如果不是破無明以複本性,宏揚佛法以利益眾生的人,是不能做到啊!
今之為僧者,多皆鄙敗無賴之徒。求其悠悠泛泛,持齋唸佛者,尚不多得。況能荷家業而續慧命乎。今之佛法,一敗塗地者,以清世祖不觀時機,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試僧,永免度牒,令其隨意出家,為之作俑也。
現在來出家為僧的,大多都是卑鄙無賴之徒。在其中求悠悠泛泛,持齋唸佛的人,尚且不多得。何況能夠荷擔如來家業而續佛慧命呢?現在的佛法,之所以一敗塗地,是因為清世祖順治皇帝不觀時機,而一味地仰遵佛制。革除前朝的考試僧人制度,永遠免除度牒,令他們隨意出家,開佛法衰敗之禍端。
夫隨意出家,於上士則有大益,於下士則大有損。倘世皆上士,則此法固於法道有益。而上士如麟角,下士如牛毛。益暫得於當時(清初至乾隆年間,善知識如林,故有益),禍廣覃於後世。致今汙濫已極,縱有知識欲一整頓,無從措手。可不哀哉。
隨意出家,對於才德高超的人有大利益,對於下劣之人就大有損害了。倘若世上都是才德高超的人,那麼這個辦法固然對於法道有益。然而才德高超的人如鳳毛麟角,下劣之人卻多如牛毛。只是當時暫得一點利益(清朝初年至乾隆年間,善知識如林,所以有益),而此災禍遍及到後世。導致現在僧團汙雜混濫到了極點,縱然有大善知識想要整頓,也無從下手。實在悲哀啊!
以後求出家者,第一要真發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姿,方可剃落。否則不可。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萬萬不可令其出家。恐其或有破綻,則汙敗佛門不淺矣。
以後來求出家的人,第一:要真實發起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的天姿,方可剃落。否則不可以。至於女人有信心的,就令她在家修行,萬萬不可讓她出家。擔心她或有不軌的行為,就會汙敗佛門不淺啊!
男若真修,出家更易。以其參訪知識,依止叢林也。女若真修,出家反難。以其動輒招世譏嫌,諸凡難隨己意也。如上揀擇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護持佛法,整理法門之第一要義。祈與令師及一切相識之僧,剴切言之,則其功德無量無邊矣。至禱至禱。
男子如果真修,出家修更容易。因為他能參訪善知識,依止在叢林。女子如果真修,出家修反而困難。因為她動不動就會招來世人的譏嫌,一切很難隨自己的心意。如上面所說,揀擇根器剃度僧人,不度尼僧,這是末世護持佛法,整理法門的第一要義。祈望與令師以及一切認識的僧人,懇切告訴他們,那麼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了。至誠祈禱!至誠祈禱!復鄧伯誠居士書一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相見以來,忽然已經有六年了。不但歲月更替,就是朝代也出現了更替。世相無常,實在可嘆可傷。
接手書,知不廢淨業,洵足嘉美。而云身心不安之至,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纏綿,致不安耶。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