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玄幻魔法 > 印光法師白語解 > 第47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四十七

第47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四十七(第4/6 頁)

目錄
最新玄幻魔法小說: 限時廣告助我成神綜武:義父馬大元,乾孃太難纏諸天:從大周開始穿梭天子傳玄幻,小小反派的崛起穿越異界,我小弟都是妖獸死而替生:我能無限復活帝臨傳說我乃竹林第八賢夢幻大陸之神武道:怪異修煉法寄生修仙:我能死亡回檔天心可鑑九轉黑暝墨聖洪荒:開局半聖修為星幻之緣放心,我又不是莽夫!我的分身很養眼散裝社會團體

蒙攝受。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句話。意思是說這個人雖然沒有明心見性,可是卻有決定的志向,信願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因為阿彌陀佛在過去無數劫當中,發下了廣大的誓願,普遍攝受一切的眾生,就好像慈愛的母親憶念獨子一樣。眾生如果真能夠像遊子憶念母親一樣,以志誠心憶念阿彌陀佛,就必定會感應道交,蒙受阿彌陀佛的攝受。

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然此雖唸佛無幾,以極其猛烈,故能獲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較量其多少也。

平日努力修行禪定智慧的人,當然可以往生西方淨土。即使是曾經造作五逆十惡的人,在他臨命終時,由於痛苦的逼迫,而發起大慚愧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十聲,或者只有一聲,然後便直下命終,也同樣可以蒙受阿彌陀佛的化身,前來接引他往生淨土。如此看來,難道不是萬人修行萬人前去嗎?然而,這種人雖然唸佛沒有多少工夫,但是因為他的心力極為猛烈,所以也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不能夠把他們和那些泛泛悠悠、散散漫漫的人相比較,來分別他們唸佛數量的多少。

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

這些人既然已經往生到西方淨土,雖然他們見到佛陀,聽聞佛法,也有緩慢和迅速的不同。然而,他們已經高登淨土而進入聖人之流,永遠不會退轉了。隨著他們根性的淺深不同,或者用漸法、或者用頓法,都可以證得果位。既然證得種種果位,那麼他們開悟的問題就不用說了。這就是所謂的‘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啊。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歷緣煅煉,令其淨盡無餘,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姑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淨盡,六道輪迴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擔擱也。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句話。就是指有一個人雖然徹悟了禪宗的意旨,已經明心見性。然而見思煩惱,並不容易那麼斷除。必須要經歷種種緣起境界的鍛鍊,讓見惑及思惑斷除乾淨,那麼三界的分段生死,才能出離。一絲毫見思煩惱都還沒斷除的人,暫且先不說。即使是努力斷除到只剩下一絲毫煩惱的人,那麼他依然會輪迴於六道之中,依然不能逃離生死苦海。生死苦海極為深廣,菩提之道路極為遙遠,還沒有回到解脫之家,就壽終命盡,這樣的大徹大悟之人,十個人當中,就有九個人都是這樣。所以說:‘十人九蹉路’。所謂蹉,就是蹉跎,也就是世間人所說的‘耽擱’了啊。

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五祖戒再為東坡,草堂清復作魯公,此猶其上焉者。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

‘陰境’,是指中陰身的境界。也就是臨命終時,現生以及歷劫以來,種種善惡業力所現的境界。這種中陰境界一現前,一眨眼的功夫,神識便隨著最猛烈的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之中,一絲一毫也不能做主。就好像人們負債一樣,必定被最強的債主先牽去償還。心念的思緒有多頭多端,心念最重的境界首先墜入。五祖戒禪師再來而為蘇東坡,草堂清禪師再來而為魯公,這些還是比較好的呢!所以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陰,音義與蔭同,蓋覆也。謂由此業力,蓋覆真性,不能顯現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為錯,以陰境為五陰魔境者,總因不識禪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說巴道也。豈有大徹大悟者,十有九人,錯走路頭,即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也。夫著魔發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煉之增上慢種耳。何不識好歹以加於大徹大悟之人乎。所關甚大,不可不辯。

‘陰’這個字,讀音和意義都與‘蔭’字相同,即是覆蓋的意思。也就是說由於善惡業力,蓋覆了真如自性,使其不能顯現。‘瞥’這個字,讀‘撇’的音,就是指‘眨眼’的意思。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奪舍反派老祖後,天命女主求放過囂張悍妃之絕女太風華我在諸天求長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