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雪瀰漫氈德海,黑煙直上氈德城(上)(第2/3 頁)
參與廝殺的長槍兵、長刀兵、刀盾兵有的在利用石鎖、單雙杆、拉弓來打熬力氣,騎兵們則在加強騎戰和騎射訓練。
好一派熱鬧景象。
風雪天氣就是如此,遑論平時了。
律慶騎著馬在大營裡轉了幾圈,顯然十分滿意。
這個冬季,由於靠近氈德海,他就有了大量的魚肉可以利用了,再加上從牧戶手裡買來的牛羊肉,以及氈德城儲藏的大量麵粉,士兵們一日三餐一個個吃得油光嘴滑。
,!
這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勢力都是罕見的。
但消耗也是巨大的。
得到精絕國藏寶後,他手頭的錢財高達七百萬第納爾,但為了養活大量的正規軍和工匠、官員,每年至少要消耗兩百萬,再加上糧食,他每年用在這些人身上的錢財物資是驚人的,並已經超過了西遼國。
兩百萬,意味著照此下去最多隻能滿足三年半使用,不過隨著土法打火機、鐵皮爐子、煤炭的出現,在可見的未來,每年至少可以為他帶來百萬金幣的利潤。
再加上皮毛、箭羽、鐵料,則又是迫近百萬金幣。
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他從貿易中所得就能滿足這些人的需要,這三百多萬金幣就能儲藏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糧食,光氈德城一地就能滿足了,雖然每年剩下的餘糧不多,但城外農戶手裡都有不少餘糧,隨時可以購買。
由於獨佔了欽察草原,原本遊牧於鹹海西岸的土庫曼人也遷到了北岸,花拉子模人、大遼製作弓箭所需箭羽中的大部分就只能向其購買。
再加上更北之地羅斯人、巴什基爾人、曼西人手中極受花拉子模、遼人青睞的蜂蜜、貂皮,就算時下他與花拉子模分屬敵國,與西遼國的關係也很微妙,但都不得不與他貿易。
他的貿易體系初具雛形了。
時下花拉子模的人口至少有八百萬,西遼國約莫三百萬,高昌回鶻、東喀喇汗國各有百萬左右,這就是一個一千多萬人口的大市場,每年能夠獲得兩三百萬利潤已經相當不錯了。
若是他徹底將上述勢力拿在手裡,便能在阿姆河畔與波斯人、古爾人展開貿易,那裡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又能將物資發賣到巴格達、大馬士革、埃及一帶,那就是一個超過四千萬人的大市場。
若是能像後世伊爾汗國那樣一統整個西亞,便能自如地將生意做到羅馬帝國了。
城外的市場如今已經恢復了,特別是東西兩座城門附近有著大片的民居,城池附近的農戶基本上都在那裡有房舍,只有農忙時才會返回鄉下村舍,這也是亦納勒術的創舉,律慶接手後也保留了。
亦納勒術的原意是為了加強這座孤城的城防力量,無形中也增加了城池的人氣。
城內的商鋪則是中高等商品所在,同樣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對於市民來說,無非是換了一個城主,與之前相比,需要繳納的賦稅更輕,而且幾乎不需要服勞役,市面上的商品還比以前更多,雖然大清真寺一分為四,但依舊能到縮小了的清真寺進行禱告,何樂而不為?
這也是律慶四處劫掠、搜刮錢財帶來的好處,有大量金錢投放到市場上,無形中也促進了民間物資的充足和市面的繁榮。
城內的學堂早就開起來了,從泰州城畢業的年紀較大、學業突出者除了進入黑曜都,剩下的全部來到了這裡,這裡就沒有放假一說了,一年四季都需要在裡面就學。
律慶的學制只有兩年,特別突出者才會延長到三年,兩年時間,基本上能達到後世小學畢業水平了,突出者則會在第三年達到初中水平。
這樣顯然也足夠了,律慶在後世也不是學習成績優異者,能達到這樣的程度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律忠、蕭敵奴等人制定的律法也開始實施了,對於如何管束草原之事大遼早有定製,律慶拿來用就是,如何管理城市,則是新的律法大派用場之時,因為人口密集之地必定會有事發生。
除了氈德城,泰州城、哈密城、婆娑城、阿爾特阿爾城、阿拉爾城何嘗不是如此?每一地都建了學堂和官衙,假以時日,他會牢牢地控制這片土地。
這個冬季,律慶沒有先想著利用鐵皮爐子和煤炭賺錢,而是送爐子、煤球、毛氈下鄉。
此時的牧戶已經懂得如何製作毛氈了,但耗時極長,想要製作一頂帳篷所需的毛氈沒有一年時間顯然是不行的,得到大量的工匠後,律慶專門成立了一座工坊製作此物。
利用牧戶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