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瀚海闌干百丈冰,荒漠風捲十里塵(中)(第2/3 頁)
兵的個人戰力都在他的軍隊之上,但也有例外,那就是黑雲都,他的黑雲都無論是身形、武藝、騎術還在怯薛軍之上!
加上包括馬匹在內的全身重甲,強弓,破甲錐長槍,簡直是蒙古重型彎刀的天然剋星,忽魯是達吉斯人,實際上就是介於欽察大草原與蒙古大草原之間的山地遊牧、射獵兼而有之的部族。
再加上他們繼承了以前薛延陀人的高大基因,騎在同樣高大的古爾馬、昭蘇馬上時聲勢更為驚人,當忽魯五百騎猛地撞向赤老溫怯薛軍的前部時,一個不同於與銀鞍都作戰的景象出現了。
在黑雲都強大無匹氣勢壓迫下,怯薛軍破天荒地開始向兩側逃竄!
“哈哈哈!”
忽魯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兩側還有人,各一千火雲都正等著他們,如果是火雲都與怯薛軍正面對敵,他們顯然不是對手,但眼下的情形又不同,時下的怯薛軍是逃亡的姿態,自然不能聚在一起施展他們的箭術,而火雲都則是有備而來。
律慶的機械化訓練的效果出來了。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地形合適,必須先用弓箭對敵,對敵人予以大量殺傷後再殺入”
硬橋硬馬在馬上拼殺顯然是智者不為。
霎時,從大道兩側逃出去的怯薛軍頓時稀疏起來,此時佔據數量優勢的火雲都再迎上去接戰就是事半功倍了。
忽魯五百騎勢如破竹,他們幾乎將突前的一千怯薛軍全部驅散到了道路兩旁,然後就碰到了赤老溫親自統領,也是最為精銳的一千怯薛軍。
赤老溫出身於泰赤烏部,這一千怯薛軍也大多來自該部,也就是說,這是他的嫡系人馬,得知敵情後這一次赤老溫並沒有逃跑,而是立即讓本部人馬聚在一起做好了戰鬥準備。
剛剛列陣完畢,忽魯五百騎就出現了!
兩百米拋射、一百米平射,就連忽魯這樣的勇士也只能按部就班進行,不過效果還是顯著的,赤老溫的一千騎最前面立時就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缺口!
“呼!”
忽魯的騎兵透了進去!
大戰陡然出現,處在中間的駱駝頓時停了下來,這樣的景象似乎它們也司空見慣了,有的乾脆臥倒在地歇息起來。
每一頭駱駝都有一名赤老溫從科布多俘虜過來的牧奴牽著,他們也趁勢歪倒在駱駝旁邊,至於上面的俘虜由於與駱駝緊緊綁在一起想逃也不容易。
赤老溫之所以沒有逃跑,而是正面對敵,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中間的一千峰駱駝幾乎前後鋪滿了五六里,這讓斷後的一千怯薛軍在大戰開始後再加入就能根據戰場態勢自由選擇作戰物件。
不過,作為這世上最精銳偵騎的黑曜都對於這一切豈有不探查清楚的?
於是,當這一千騎抵近戰場時他們也遇到了對手。
沮渠延禧的五百銀鞍都。
白衣白甲白馬白披風。
十分惹眼。
十分拉風。
逼格十足。
於是,他們就像一片白雲一樣向那一千怯薛軍飛了過去。
白雲很快飄過了怯薛軍,然後從那一頭鑽了出來,再看時,怯薛軍損失慘重,而白雲依舊。
這在怯薛軍的作戰歷史上是很難見到的,於是他們就出現了短暫的驚愕。
以往,他們顯然從未有驚愕,而是馬上扭轉馬頭再來一個對沖,但這種驚愕終究還是出現了,於是就給銀鞍都重新給短弩上弩箭創造了機會,等他們醒悟過來再展開對沖時已經晚了。
對付怯薛軍的戰鬥顯然沒有那麼快結束,直到夕陽昏昏沉沉掛在西邊天空與高山之間時才告一段落。
之所以是告一段落而不是徹底結束,原因就來自屈出律。
吉爾吉斯湖附近的木華黎確實派出了接應赤老溫的部隊,不過並不是他自己的怯薛軍,而是轄嘎斯僕從軍。
三千轄嘎斯騎兵,在北面與屈出律碰上了。
說起這轄嘎斯部,大唐時代也曾是一個強大的部落,但在之後卻逐漸泯然眾矣人,原本他們也是驍勇善戰的,但隨著大量室韋部落或者鮮卑部落進入北海一帶遊牧,他們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當然了,這也要歸功於大遼、大金的崛起,真是由於他們的崛起才讓鮮卑人的後裔室韋人一次次放緩了崛起的步伐,不過逃到貝加爾湖附近的室韋人卻對原本在這一帶佔據統治地位的轄嘎斯人形成了壓制。
並開始逼迫其遷離圖瓦盆地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