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狂風呼嘯裡海上,刀槍劍戟白城間(1)(第2/3 頁)
方便地調整對於風向的夾角,每艘船上有三根桅杆,三面大縱帆,雖然不如橫帆、三角帆動力強勁,但在眼下這個世界依舊是獨一檔的存在了。
順風順水,船速也頗快,時速能達到二十里,若是晝夜不停歇,每日便可行使上千裡,理論上六日時間便可環繞一週,不過返回來時因為不順風,速度就要慢上許多。
為了避免這一點,中層甲板也設定了許多長槳,讓隨行的騎兵輪流來划動,除了催動船隻,未嘗沒有讓騎兵們鍛鍊臂力的想法。
船上攜帶了大量的淡水和糧食、煤餅,自然也有鐵皮爐子,故此,就算淡水變質了,也能燒開了飲用,這樣短的航程也無須考慮補充維生素什麼的,吃飽喝足即可。
沒幾日船隊便抵近了白城(馬哈奇卡拉)附近海岸。
狄雲,郅支山三十六戍卒之一,追隨耶律大石西進的敵烈部後裔,手裡正端著一物向對岸眺望著。
這就是律慶費盡心思都想得到的物品了。
望遠鏡!
不錯,這正是望遠鏡,律慶讓西域一帶製作琉璃盞的匠人窮盡三年時間終於製作出了合格的玻璃,並率先用在瞭望遠鏡上,又花費了兩年時間才磨製出了合適的鏡片,最終做出了大約三倍的、不能伸縮、長達一尺、外形像一根銅管子的單筒望遠鏡!
一共做出了十具,航行於鹹海、裡海的船隊就分到了八具,而陸軍只有兩具!
時下他們距離白城只有大約一里的距離,但在三倍單筒望遠鏡的加持下,岸上的情形一清二楚!
白城先後被阿拉伯人、波斯人、庫曼人、羅斯人攻佔、摧毀過,按說現在除了斷垣殘壁便別無他物了,但狄雲卻一直盯著那裡看。
“咦?”
半晌,他放下了望遠鏡,嘴裡還發出了不可思議的聲音。
“什麼事?”
雖然只有一里地的距離,但船上的人想用肉眼看清岸上的景象和動靜並不容易,狄雲身旁還站著一人,典型在裡海周圍經商的突厥人打扮,二十出頭,年輕英俊,正是被律慶放在阿特勞協助石敢當處理商務的巴魯赫之子巴進忠。
巴魯赫,原本是欽察汗國大汗阿力普汗的女婿,來自突厥蘇農氏,猶太化突厥人,擅長經商,實際上就是阿力普汗的首席稅務官,後來在律慶征服欽察汗國大帳的行動中投靠了他。
對於這樣的人,就莫想著他會心心念念為阿力普汗復仇了,現在的巴魯赫家族已經是一個從容遊走於鹹海、裡海、黑海之間的猶太商人。
巴進忠,這名字顯然也有巴魯赫心向大遼,效忠律慶的意味,因為在天山以西以漢語、漢文為主導的只有遼國,時下所有的斯拉夫勢力稱之為“契丹”者也。
當然了,律慶顯然不會讓阿力普的外孫進入自己的體系,此人並不是阿力普之女的兒子,而是巴魯赫另外一個女人生下的,而這個女人的來歷就更為神奇。
她是一個往來於黑海、裡海之間經商的熱那亞商人之女,一個基督徒,故此,巴進忠也是一個基督徒,還是一個懂得拉丁文的基督徒,當然了,他對於裡海沿岸的形勢也非常熟悉。
巴進忠也是黑曜都出身,眼下作為狄雲的助手準備前往薩里。
雖然八隻望遠鏡配給了船隊,但這艘船上顯然只有一隻,狄雲便將望遠鏡遞給了巴進忠。
巴進忠仔細檢視了許久,半晌突然說了一句。
“將軍,能否駛近碼頭?”
狄雲見他深色凝重,便點了點頭。
船隊緩緩駛向白城(馬哈奇卡拉)碼頭,沒多久便抵近了!
只見碼頭上停靠著大大小小的船隻幾十艘!雖然其最大的船隻也沒有他們的船隻的一半大,但數量畢竟眾多,而白城碼頭從可薩汗國開始就出現了,歷經幾百年的經營後已經是一處四周都有防波提,只有出入口約莫百米通往外海。
三艘大船全部駛近了港口,時下碼頭上已經沒有多餘的泊位了,他們只能就在泊區下錨停下來。
遼國這樣的船隻白城顯然不止見過一次,很快一艘小船開過來了,那種與後世威尼斯大街小巷幾乎一樣的小船由兩人駕著駛了過來。
“原來是查普曼閣下”
來人一頭金色的捲髮,眼眶深陷,眼睛滴溜溜亂轉,約莫三十出頭。
聽了巴進忠的話也抬起了頭。
“原來是康斯坦丁閣下”
康斯坦丁,巴進忠的教名,只見巴進忠點點頭,回頭用漢語向狄雲說道:“此人叫查普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