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詩詞耀長安(二)(第4/7 頁)
找人代筆為他寫的。
想到這裡的孔穎達不動聲色,決定等詩會最後決出名次後,再對馮辰發出自己的疑問。
一來,可以算作是對李景仁的拜託有了一個交代,
二來,也不至於得罪馮辰。
他可是清楚,長孫無忌被馮辰懟的毫無顏面的事,他可不想做長孫無忌第二,
還是穩妥一些比較好。
虞世南此時有讀了幾遍之後,才意猶未盡的說道,
“由秋及人,有感而發,
寫自己年老多病,拖著殘軀獨自登上高臺,那種異鄉懷人的情感噴薄而出,心中苦悶躍然紙上。
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連用四個字“艱”“難”“苦”“恨”,
組合在一起,極盡筆墨突出內心的痛苦和鬱悶程度之深,
愁腸百結,愁緒萬千!
以致於白了頭髮,傷了身體,失了流年,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緒,綿延不絕,令人哀悸。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 一得到表現。
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
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
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這樣,
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
胸腹好象“無意於對”。
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
而且“用句用字”,
“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
堪稱
“曠世之作”了。”
幾人沒想到,虞世南對於此詩直接評價為
“曠世之作”,
這是對於此詩最高的評價了。
他們作為整個大唐文壇來說,可謂是絕對的權威,
然而到現在這般年紀了,也沒有寫出過可以被評為“曠世之作”的詩作出來,在想到馮辰年僅十二歲,就寫出這樣的“曠世之作”,
而且前兩首也是可以傳唱整個大唐的詩作,
幾人都有些覺得這個世界太瘋狂,
他們想回家...
虞世南此刻看像了馮辰最後一首詩,
此刻他不再是以評審的心態去看待馮辰的詩作,
而是懷著拜讀的心情去看。
陸德明直接讀了出來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讀完後,
又是一陣沉默,
他們現在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過了一會,
房玄齡才說道,
“這位馮縣子啊,
老夫現在是真的服了。
這又是一首可以傳唱整個大唐的詩作,
以老夫看四首詩都可以稱得上曠世之作了。”
房玄齡的話得到了陸德明的認同,點點頭說道,
“馮縣子這四首詩每一首都精妙絕倫,
回味無窮,
的確稱得上是曠世之作。”
虞世南也是點頭認可,說道,
“不錯,
不過老夫現在好奇接下來的幾輪,
這位馮縣子又會做出怎樣的詩篇?
老夫現在很是期待啊!”
孔穎達沒有開口,
對於這幾首詩篇,他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只等詩會最後的時候再向馮辰發難。
幾人感慨了一會之後,樓下的文書上來提醒到了名次公佈的時間了。
幾人才發現,他們在馮辰這幾首詩上面花費了太多了時間了,後面還有幾位學子的詩作都沒有看完。
當下趕忙收拾好心情,繼續看向其他學子的詩作。
等把剩餘幾位學子的詩作看完後,虞世南抬頭說道,
“看了馮縣子的詩作後,再來看其他學子的詩作,老夫只覺得索然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