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秦風父子戴上大紅花(第1/2 頁)
這一天,村子裡來了考察組。
當時秦風家裡包下了兩座荒沙山,而且秦風立下軍令狀,十年時間把兩座山治理好,固沙育草改良土壤,種植樹木,花草,藥材,縣長也是想著,兩座荒沙山,閒著也是閒著,山上的黃沙還會越來越多,現在跳出來一個人要立軍令狀,治理荒沙山,就毫不猶豫的批覆了秦風。
現在一年了,縣城就委託縣農業學校組織一個考察組到紅星公社北沙窩子村來考察考察,看看一年的固沙育草工作收效如何。
公社的劉副書記也一起來了,一同來的還有公社幾個村子裡的村長,公社想讓其他村長也來看看學學經驗。
秦風帶著考察組一起先上了小青山。
到了小青山下,大家看到的是小青山腳下生長的鬱鬱蔥蔥的荊棘林,雖然已經深秋,但是,荊棘長勢非常好,形成了一堵荊棘牆,把小青山圍的密不透風,阻擋了風沙,也對山上種植的草樹木農作物是一個保護,考察組高度肯定了這個做法。
他們說“在沙化嚴重的山上或者平地上都可以用種植荊棘林來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大家趕緊的把適合自己村子裡的,自己需要的好辦法都記錄下來。
考察組成員各有各的考察側重點,有的隨時走著就拿出一個小紙袋子,抓一把土壤,裝進去在紙袋子外面寫上時間,土壤地點;有的則側重觀察所有的植物生長情況,不時的在本子上記錄······
秦牧澤仔細看著,也用一個本子記錄下考察組的觀察點,觀察方法和手段,可兒看到哥哥認真勁,就走到哥哥身邊,用手肘拐一下哥哥的胳膊“哥哥,你很喜歡這些?”
秦牧澤點點頭,肯定的說“當然。我會一直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術和知識的。”
可兒想著“難道今後我們都考試去了京城,哥哥卻要留在這裡一輩子?這可怎麼辦?對了,可以讓哥哥考農學院校,然後在學校裡當老師,就可以留在學校裡了,對就這麼辦。”
秦風帶大家走到一片土豆地裡,有人問“秦風,這就是你們種成了‘土豆精’那片地嗎?”
“不是的,這一片是我們新開墾出來的一片地,地裡土質不是很好,種來試試。”
“還行,比不上原來種植‘土豆精’那塊地的收成,也不差了。”
秦風說“是,我們就是想要改善土壤,能種植就種植,不讓土地有空餘。”
大家進到土豆地裡,挖開一棵土豆,提起來,一串子大大小小的圓圓的土豆蛋子就跟了出來,大家數了一下,結了5個土豆,兩個比較大,又秦分拳頭大小,三個比較小,最小的只有羊糞蛋子大。
村長哈哈笑著上前看著這些土豆蛋子“秦風,你種土豆還真行,這樣的孬地都能結出這麼好的土豆來,行,我對明年開春,村裡的三座荒沙山上種植土豆更有信心了,哈哈哈。”
大家都跟著大笑起來,感慨這秦風的確實有一手,不但膽子大,種地還是有一手的。
秦風一邊走一邊給考察組的同志們說小青山上的種植經過,大家聽到,秦風一家在山上下的功夫,都在想“是啊,那裡有隨隨便便就成功的事情,小青山上植物農作物長得好,那是秦風一家辛勤勞動的結果。”
來到大青山,大家一看大青山上整體的治沙結果沒有小青山上好。
在大青山的西山坡,都是大片大片的沙化土地,也看見有栽植的芳草固沙,方格草中間還種植了苦豆子,現在,百分之70的苦豆子都死了,乾枯一片,固沙育草收效甚微。
秦風看到這一片風一吹還是黃沙漫天的地方,也是頭疼“這一片是我們家明年重點治理的地方,爭取五年以內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和質量。”
考察組的同志說“不著急,這些都是長年累月形成的,不可能一年兩年的就可以把黃沙治理好的,你們一家能一年的時間,取得的治沙成績已經不得了了。”
可兒聽到考察組的說法,點點頭,還不錯,實事求是,沒有搞誇大求成,好大喜功那一套,這樣就好,我們家就可以按部就班的依照計劃去做。
拐個彎,一行人被芨芨草紅柳的長勢驚到了。芨芨草一窩挨著一窩,枝條有成人那麼高,
整個就是一片芨芨草的林子,紅柳長勢也不錯,一叢一叢的,紅柳枝條長得更高,長得粗的枝條有成人大拇指粗了。
考察組同志們欣喜萬分,連連稱讚“秦風,不錯不錯,能把芨芨草和紅柳種植好,這對防風固沙育草的作用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