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奇案(第1/2 頁)
顧深走進御史臺衙門,今天的朝會剛剛結束,沈濟仍然很是疲倦,所以今日並無大事發生,早早的就退了朝,顧深便想起來,要來自己所管轄的衙門來瞧瞧。
御史臺中,與上次來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大夥都記住了顧深的模樣,見顧深進來,紛紛跟他打招呼,顧深在畢良的帶領下,走進了裡面的議事廳,一個年紀很大的書吏端上來兩壺熱氣騰騰的茶,然後關上門退了出去。
顧深這才開啟天窗說亮話:“畢大人可還記得,我離京前往宿陽之前,你給我留下一個謎題,結果在宿陽發生了諸多變故,不知畢大人現在是否能告訴我謎題的答案。“
畢良拍著大腿,慚愧道:“世事無常,當時老夫誇下海口,在顧大人面前託大,妄然揣摩聖意,沒想到今日貽笑大方。”
顧深笑著拱了拱手,真誠地求教:“生死之事,變幻無常,只是還請畢大人指教,這趟差事,顧某算是栽了道,沒把聖上的差事辦好,不過現在廖康人死不能復生,接下來,廖家和聖上將會作何舉動?”
畢良把身體靠過來,用只有他們二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廖康死不死其實無所謂,聖上此舉,本來就是要與廖康演那一出苦肉計,找個由頭,對北遼用兵,雖然廖家在朝堂上人脈廣博,但是他們再勢大,難道能大過聖上不成?只要顧大人在廖康的死上,沒有沾上麻煩,那這件差事,仍然算得上是完功。”
畢良的說法與餘公公完全一致,從沈濟的表現來看,兩人的看法也確實如此,不過顧深說起一件沒有跟其他人說過的事情。
“其實我在宿陽,確實沒有查到北遼的蹤跡,但是卻遇見了一夥風海國的探子。”
畢良啜飲了一口熱茶,面不改色地說道:”宿陽本就是三國相交之地,有風海國的探子並不奇怪,至於廖家與風海國的關係,既然聖上沒有說,那顧大人以後也最好不要提。“
顧深覺得畢良好像話裡有話,但是顯然沒有主動吐露的意思,也許是話題敏感,也許是兩人的關係還不到位。
兩人說完了話,剛剛走出房間,迎面走來一個蓄著一把絡腮鬍的大漢,看官服,應當是御史臺的另一位中丞李值。雖然官階與畢良同級,但畢良在顧深外出時統領御史臺,是御史臺事實上的副長官,比李值要高上一級,因此,見到顧深和畢良走出房間,李值當即停步,拱手作揖。
畢良拍了一下手,恍然間想起一件事情來,對顧深道:“顧大人回來得正好,咱們衙門裡正好有個小案子,下官與李大人商討多日,也無頭緒,還得請顧大人定奪。”
顧深下意識地心生防備,這老小子不會給自己挖坑吧,不過作為長官,這時候露怯推卸,反倒叫人瞧不起,又仔細琢磨畢李二人神色,倒也沒有什麼異常,於是三人結伴前往御史臺的公堂。
顧深這還是第一次來自己衙門的公堂,比他想象中要小上一些,也就跟永潭縣的公堂差不多大,只是公堂上方牌匾書寫的,是“肅綱正紀”四個大字。牌匾下方,是一方大案,上面擺著文房四寶,還有一方烏黑油亮的驚堂木。後面擺著三把椅子,顯然就是御史臺大夫和兩位中丞的座位。
三人落座,畢良清楚顧深從軍中直接過來出任御史臺大夫,對這些文官的工作肯定不熟悉,主動說道:“顧大人,今日咱們雖然上堂,但不升堂審案,只是調閱公文,商討案情即可。”
顧深點了點頭,李值叫來一位小吏,吩咐道:“宣監察御史周丕,調城南朝江坊齊氏夫人弒夫案的案卷。”
趁著監察御史周丕和案卷到來的間隙,李值簡要地給顧深介紹了一下這個案件的來龍去脈。
朝江坊有一戶人家姓齊,戶主齊勝,被其妻齊武氏下毒殺害,齊勝乃是大景朝翰林院的學士,雖然並無官階在身,但是身份清貴,寫的文章策論,直達天聽,因此這件案子被刑部移交到了御史臺審議,按理來說,這種涉及官員的人命官司,刑部審議判案之後僅需通報御史臺即可,但是偏偏李值在閱讀刑部送過來的案卷時,發現這個案子有諸多晦澀不明之處,案卷寫得如同謎語一般,而且證據更是無頭無尾。
例如作案工具,齊武氏自稱在藥坊購買的毒藥,案卷中卻連毒藥的名稱也沒有寫上去,更別說藥坊的地址和尋訪的過程。至於齊武氏的作案動機,案卷也只是簡單一筆帶過,說是齊勝受貴人垂青,想要拋棄糟糠之妻,迎娶貴女,魚躍龍門。最離譜的,還是這件案子,沒有屍體。
齊勝因為多日無故缺值,翰林院院使曹東風遣人上門詢問,哪知齊武氏當場就自白毒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