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可一世身名就;一曲斷魂終過場(第2/3 頁)
。
十年前,薛子翁逃出龍行司用以囚禁他的參劍崖,恰逢當年楚王意欲吞併寒雁城,而龍行司錯發的天行令讓這座古城搖搖欲墜,正是多事之秋,未免薛子翁積怨成恨,再次為禍武林,於是龍行司便派出劍聖追捕薛子翁,在寒雁城破城之時的那場血戰之中,因薛子翁一意為惡,相助楚王大軍奪城,薛子翁最終不敵劍聖,出於寧枉勿縱的追捕之責,薛子翁命喪劍聖手下。
,!
因劍聖久居龍行司,薛長戈始終無法報得父仇,如今時隔多年,劍聖隻身重出江湖,薛長戈自然是不會錯過這個尋仇的機會。
“薛門主,今日你我有幸攜手,與劍聖前輩過招,足慰平生!”馬三軍雖然自恃有利刃在手,又習得上乘武功,早就想有人能一試身手,但他對劍聖之名又十分忌憚,於是便出言拉攏,意圖在聲勢上壓過一籌。
然而薛長戈早就對他的行事作風,品性人格十分反感,如今他的一番拉攏之言,薛長戈便已看透了他的用意,當即答道:“侯爺身份尊貴,在下江湖草莽,又豈敢攀侯爺您這顆高枝!”
馬三軍一心拉攏,卻不料被薛長戈臨頭棒喝,一語回絕,心中很是不快,正欲起先出招,刀鋒正寒。
“慢來!”見他提刀架勢,劍聖連忙喝言暫止。
說罷,劍聖對這一刀一劍前後夾攻的二人不予理會,轉身又言道:“我這老人家不辭千里辛苦,好不容易來你這王宮一趟,未料到這名滿天下的楚王宮,竟是這等待客之道,著實讓我這老人家心寒哪!”
是時,楚王見他開口不提傳令一事,有道是遠來是客,如今這王宮當中兵戈相向的架勢,確實不是迎客之道,未免授人話柄,於是動步向前,抱拳見禮言道:“原來是劍聖前輩真身駕臨,小王及屬下多有失禮,還望劍聖前輩您大量海涵!”
見到楚王言語轉變,馬三軍當即明白了過來,躬身側立,不再橫檔在劍聖身前。
眼前之人移開了阻擋架勢,劍聖探眼看了馬三軍一眼,隨後側過臉去,對身後的薛長戈緩言說道:“令尊之事,稍後再論!”
劍聖嶽龍年長過自己,本屬晚一輩,既然長者起先開口押後,薛長戈亦不好再多做糾纏,只好抱拳一禮,意表認同。
逍遙殿中,群人並立,只是楚王的王榻之上,端坐的不是楚王,而是劍聖嶽龍。
只見劍聖探眼向眼前下方掃視了一圈,不見天行劍的主人莫白,感覺有些詫異,出龍行司之時,有訊息證明天行劍在楚王宮中,劍聖本以為天行劍在此,莫白必定也在,所以這才定下行程,來楚王宮中傳令。
“王爺,為何不見莫白!”沿途多有耳聞,劍聖早已知曉莫白自廢武功,被楚王囚禁的事實,故而有此一問,投石問路,一探虛實真假,且看眼下眾人如何回答。
楚王本就對龍行司一事心有疙瘩,如今見到劍聖端坐廳堂,心中更是發怵,他對龍行司不予臣服之心,一時還不敢公然違逆,儘管反心已現,未成必然之勢以前,還是不敢太過高調。
以為只須將劍聖應付過去,不在此時被他發覺抗逆之心,事過之後,再以其他理由藉口封堵人言,加以掩飾,便能避過這燃眉之急。
就在楚王方才轉變勢頭,恭迎劍聖之後,心中篤定諸多說辭,用以應對劍聖,本想先言開口寒暄,說些場面話,未料到,劍聖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詢問莫白的下落,一時間竟無言以答。
“天行劍在此,不見莫白,王爺是否該對我老人家有個說法!”見到楚王神色慌張,劍聖也知道此時他發愁的原因,於是緊著追問道。
如此緊追詢問,實為試探,如若楚王坦白直言,則劍聖必然當眾將其拿下,命他下令釋放莫白,如今他被問得一言不發,令劍聖想找個理由興問罪之師都無從著手。
龍行司雖然久居方外,卻對江湖之事十分清楚,藏劍閣都有詳盡的記錄,楚王私下扣押莫白,獨佔天行劍,這些情況龍行司早有了解,但只要楚王一日未有付諸行動,做成事實,龍行司是不會干預絲毫的。
對於龍行司處事的手段,如今的劍聖顯然是寬厚了許多。
正自楚王犯難,不知該如何答覆劍聖之時,逍遙殿外,纖指扣弦,一記音波詭然生出,一路逼近,眾人紛紛拂面挪身閃避,而楚王避閃不及,那道暗藏內力的音波直直落在楚王身上,過胸裂肺,震碎心脈,一位當世雄風不可一世的王侯貴胄,就此一命嗚呼。
“王上!”見狀,馬三軍驚聲叫道,意欲上前施救,卻無奈已然無力迴天,此時馬三軍心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