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1:秘聞(第1/2 頁)
庇護所不再提供傳送,還是楚源能想到的影響裡面,最小的一個。
畢竟像他一樣,有著多個飛地的領主還是少數,大部分領主,別說是建立如聚寶盆和夏城這般間隔可能上萬公里的兩座領地,就是距離更近的糧城和夏城,那百公里出頭的距離,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也是不可想象的,絕大部分的領主,更傾向於集中力量辦大事,也就是把所有願意聚集在一塊兒的領主,全都匯聚在一起,庇護所與庇護所之間的安全區域,重疊的厲害,浪費許多能使用的面積也不在乎,因為他們本來就用不了那麼多。
但若是領地商城和區域頻道兩個最重要的功能沒了,可是真的會要了許多領主的命的。
能像楚源的華夏一樣,內部搭建起完整的產業鏈的領地還是少數,哪怕他們現在建造起來的產業鏈也大多基礎的可怕,比如說什麼燒磚廠,燒陶廠,木匠鋪,鐵匠鋪,織造部一類的,但基本上能夠實現內部領民的自給自足,不太需要外部的供給,但別的領地可沒有華夏那麼好的條件。
他們不是不可以發展這些產業,這都是些非常基礎原理也很簡單,基本上沒什麼門檻不說,區域頻道里的眾多領主也樂得提供幫助甚至無償諮詢的產業,問題是領地想發展,就不能既要也要,人手只有那麼多,又想要快速發展起來,必須做出抉擇,將寶貴的勞動力,投入到價值更高的生產勞動當中。
由於糧城開始產糧,甚至對外出售——許多領主甚至放棄了自己種植食物,轉為向華夏採購。
這世界的土地實在肥沃,作物的產量也高的可怕,不然那些以採集為生的部落民們,也不可能活的那麼自在,就是因為只要別遇到極端的天氣和強大的敵人,想要在這片森林裡活下去真的很容易,隨處都能找得到食物。
部落民在森林中生活多年,經驗豐富,也不像人類領主那樣這不敢吃那不敢吃的,所以也難怪他們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像樣的農耕文明,甚至沒有任何農耕的跡象,唯一和農耕有關的,就是知道將吃過的食物種子集中起來扔,這樣來年種子長出來的作物必定連成一片,既方便他們採集,也可以吸引一些小型的動物,供他們捕獵。
精耕細作之下,帶來的糧食產量更是驚人,楚源雖然有倉鼠癖,但也不是無腦囤積的人,在儲備的糧食達到他的心理預期之後,很快就下達了對外出售食物的命令,他倒也沒有將價格定得特別高,反正在扣除成本之後,有得賺就行,雖然在價格上比不過那些做無本買賣——即出生地就有豐富的野生食物資源可以出售的領主,但他出售的糧食勝在數量繁多,且品質穩定,還有楚源這麼大一個招牌做保,因此銷量一直很是不錯。
人類從歷史當中學到的教訓,大概就是人類永遠學不會教訓,楚源並未廉價售賣糧食,他定得價格雖然不算高,但也沒有低到誰都買得起的程度,怕的就是自己製造出前世某金字塔古國一般的糧食危機——外國便宜的糧食市場,擾亂了本國的糧食市場,於是國家管理者腦子一熱,選擇大量從國外進口糧食,本國由農轉工,大力發展工商業,結果他國一道禁令,本國立即發生大饑荒,糧食價格飛漲,大量百姓被餓死。
如果領地商城能一直存在,楚源當然很希望這樣的現象繼續下去,這樣那些一條腿走路的領地,就會為華夏提供許多額外的工業補充,尤其是那些汙染太大,對人體傷害太高的工業——這樣做也許有些不太道德,但是沒辦法,苦一苦外人,總好過苦自己人,不過若是領地商城早晚有一天會消失,像是他們這樣非常快捷方便的跨區域交易會無法再進行,那他就必須為其他人的領地考慮——
和聖不聖母無關,純粹就是不想削弱自己這方的有生力量。
往小了看,他和其他領主是競爭者,可站在高處,他們在競爭者之前,先是人類同胞。
除此以外,區域頻道的作用也很大,作為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華國人,他可是太瞭解資訊傳遞不暢會造成怎樣的危機了,古代社會,那些雄圖霸業的帝王,拼了命的開疆擴土,為什麼取得的功績總是寥寥,還不就是因為運輸和資訊傳遞跟不上嗎!即使將一塊領地打下來了,也只能掠奪一番,就因為距離自己的大本營太遠,不得不放棄,沒有便捷的通訊工具之下,皇權不下鄉,縣官不如現管,真以為是跟你開玩笑的呢!
這還是領地層面上的可能會產生的影響,沒有談及個人心理方面……
即使是楚源,每天也會刷刷區域頻道里的訊息,看看大家聊天,甚至是吵架。
許多心理問題嚴重的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