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玻璃工藝實驗室(第1/2 頁)
嘉靖皇帝這一去,就讓玻璃展覽館的名氣更大了。
不但是京師的讀書人,還包括那些有錢人,也全都想看看玻璃展覽館裡面的東西。和這相對應的,有關玻璃作坊增資擴股的事情,打聽的人就更多了。
那些持有玻璃作坊原始股份的人,包括嘉靖皇帝在內,對此都是很滿意的,就等著李文貴這邊搞增資擴股了。
但是,李文貴並不急。他反而貼出了招收玻璃匠人的告示, 月薪從一兩銀子到十兩銀子不等,頓時就引發了一波轟動。
一兩銀子的月薪,是玻璃匠人的學徒工的,十兩銀子的月薪,則是熟練匠人的待遇。
另外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事情,那就是作為玻璃作坊的員工,如果表現好的話,有可能會在將來獲得原始股份。
這麼一來,玻璃作坊這邊招聘的地方,就被人群擠爆了。
李文貴自己並沒有出面,東家裡面負責的是陳景行,負責技術把關的是玻璃作坊裡面原有的匠人。
看著大街上都排了很長的隊伍,李文貴躲在馬車裡,對海瑞說道:“看到沒有,這便是帶動他們致富,讓他們能過上好日子。”
海瑞始終是冷著臉的,看了下外面的情況之後,冷聲回答道:“這才多少人,天下蒼生又有多少人?”
李文貴聽他的語氣,並不感冒,也不以為意,又對他說道:“我在招聘條件中有一條,那就是要求年輕匠人得識字,技術熟練的匠人雖然放寬了條件,但是進了玻璃作坊之後,都有識字課要上。你說,會帶動大明朝多少人主動去識字?”
海瑞聽了,並沒有回話,似乎是說,他剛才已經回答過了。
李文貴便繼續說道:“京師如此,只要能帶起識字的風氣,其他地方,多少都會學上一學。識字的人多了,他們能賺到錢的機會,也會大一點。是也不是?”
聽到這話,海瑞的臉上,出現了思考之色。
“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們書社每到一地開分社,都會有一個書友會社和一個捐助的書院,供人免費讀書之用。這又會帶動多少人能識字?”
李文貴說到這裡,他真誠地說道:“天下蒼生過得好不好,不能只是希望當官的如何,還要提高天下蒼生的能力。你冒死上書,是想改變上面,我透過賺錢的方式來改變下面,目的都是一樣的。”
李文貴之所以要說這個話,是想讓海瑞能從內心中認同他,也只有這樣,他說得一些話,海瑞才會去思考,去相信。
真要說起來,他是不希望海瑞依舊是如同歷史上的一樣,能稍微改變下他,讓他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那也是好的。
李文貴在說完之後,見海瑞陷入了沉思,便不再多說了。
等馬車繞道進入了玻璃作坊之後,他視察了下玻璃作坊的情況,總體來說,這時候的玻璃製作,大體上還是人工居多。
不過這個沒關係,因為玻璃製品對於目前來說,算是屬於奢侈品,用人工的話,產品貴了點,影響的也只是有錢人,反而能帶動就業,利好於普通百姓。
大概瞭解了情況之後,李文貴吩咐海瑞,送一套格物用的玻璃器皿去京師的書院,免費贈送給書院做實驗用。順帶著,也讓海瑞多拋頭露面,讓別人,或者他自己都知道,他在為李氏集團忙碌。
之後,李文貴便開始寫增資擴股用的招股書了。
趁著如今爆火的勢頭,增資擴股,融資一波,就可以擴大玻璃作坊的規模,招收更多的而玻璃匠人,帶動京師這邊的匠人,能比以前要過上更好的日子。
就暫時來說,這個玻璃作坊,他不打算去其他地方開,至少要在京師這邊多運營幾年之後,再去其他地方開。因為這個屬於奢侈品,各地一起開起來,自己就把價格打下去了。
半個月之後,李文貴自己的故事終於完結,一共兩百三十五萬字,在這個時代,屬於絕對的大長篇。
少了這個每天要更新的活,李文貴輕鬆了不少,便推進了玻璃作坊的增資擴股,萬眾期待下,終於在戶部進行了拍賣。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這次來拍賣的人裡面,竟然有道士。玻璃作坊發行的股份,沒有錢莊那麼多,因為錢莊是真要錢,玻璃作坊就沒有那麼大的資金需求。
最終的拍賣結果是,一股玻璃作坊的股份,價格是五兩五錢,一共是二十萬股,共籌集了資金是一百一十萬兩銀子。
一百一十萬兩銀子,雖然絕對值遠低於錢莊那時候,但是這個數額,對於擴大玻璃作坊的規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