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宴請(第1/2 頁)
襄平城,作為遼東郡治所在地,是中國東北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燕國的軍事要塞,是大漢東北部的橋頭堡,遼東人口大半都居於此城周邊。
李興到來的訊息不過片刻便傳遍了襄平城,城中百姓皆是議論紛紛。
這個時代的喉舌多掌握在世家豪紳手中,任誰都無法改變。
畢竟識字的人不多,你不能指望那些大字不識一個、平日連鄉村都出不去的平民百姓去宣揚。
李興深知這一點,他無法改變,也不敢與時代作對貿然開啟民智,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順勢,方能改勢,乃至成勢、逆勢。
本身便是世家之人,李興除了藉助隴西李氏及其周邊世家的力量宣傳外,還找上了寒門、商人。
寒門為明,商人為暗。
這個時代的寒門是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而不是指貧民階層。家裡五代之內沒有出過六百石以上的官員,都不配得到這個稱呼。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整個遼東能稱得上寒門的也沒有幾家。
但是在中原,這些人卻是為數不少,總有些生活落魄一點的,有意相較、雪中送炭之下,自然可以拉攏一些。
表面上拉攏這些寒門的人不是李興,而是隴西李氏族長李垨長子李衝的第三個兒子,李恆。
因為沒有一個明面上相對顯赫的身份,便是寒門也不是能夠輕易親近的。
雖說背後主導這一切的是李鼠,但他卻只是個商人,乃是賤籍,沒有幾名士子看得起,更遑論與之相交了。
這些寒門子弟雖然才學多並不出眾,但是卻也是股不小的力量。
此次應隴西李氏邀請,他們早早便跟隨李桓前來遼東,欲在這裡施展一番“抱負”。
李興自然也知道這些人多是些什麼水平,但是叫花子不嫌飯餿,現在的局勢,能願意有士子前來就不錯了。
而在暗中,遼東的諸多商家、富戶及小地主等,早已被李鼠用手段不斷滲透掌握,避其鋒芒、由下而上的將當地豪右逐漸包圍。
在這些人的宣揚之下,李興的忠孝、李廣的功績、李陵的戰績很快便人盡皆知。
李鼠還讓人將三者的事蹟編纂成故事,以傀儡戲、歌舞和戲劇的形式,於各人群密集之處,不斷地表演著。
論起宣傳,李鼠可謂是深得李興真傳。
在這個娛樂相對匱乏的時代,這種手段的效果絕對是驚世駭俗。
特別是戲劇,此時還沒有出現,李興不過照著後世看過的京劇給李鼠大概形容了一下,李鼠很快便將之復刻了出來,一經推出飽受歡迎。
不說士子百姓,便是劉宏都在宮裡養了一支戲班子。
雖然有心人陸陸續續也推出了一些其他的曲目,但是最受歡迎、流傳最深遠的,還是《李氏忠魂》、《飛將軍傳》、《血戰浚稽山》等這些李興精心打磨出的劇本。
李興之名能如此短時間便名傳天下,這些手段絕對功不可沒。幹得好不如說得好,名聲需要宣傳和經營。
這個時代大多數人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便是宗族和鄉黨,本地人總能收穫更多的信任和好感。
李興雖然不是本地人,但得益於當年李廣在右北平闖出“飛將軍”的赫赫名聲,再加上他自身的事蹟,依然得到了遼東百姓的好感。
城中的豪族也察覺到了這些和諧到有些異常的聲音,但每當他們追查下去卻總是追尋不到其蛛絲馬跡,只得作罷。
“來勢洶洶啊!”
聽完滿臉怒容的公孫昭將事情經過道出,坐於胡凳之上的公孫暉不由得眉頭緊鎖,佈滿老繭的雙手握緊了扶手。
“此子現在不除,必為大患。”公孫昭咬牙切齒道。
“新任太守剛剛上任就暴斃身亡,你覺得朝廷會怎麼想?而且別忘了,還有那數千騎兵呢。要是真的動起手來,後果你能承擔得起嗎?”
“可若是就這麼任由此子作威作福,遼東將來怕是沒有我們的寸毫立足之地。”
“那也不能現在就明面上動手,朝廷雖然對於我遼東一直不太重視。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旦真的令朝廷覺得遼東有分裂的跡象,接下來來的就不只是一個暫任的度遼將軍了。”
一掃平日裡表現的張揚直率,公孫暉蒼老的雙眸在此時顯得極其深邃,沉聲道。
公孫昭依然不願,但面對家主,他不敢反抗,只得面露不甘,忿忿的一拳錘擊在樑柱之上。
“我們需要的是高舉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