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三人行,皆可為我師(第2/3 頁)
“難不成你這貧民出身還會是個散財童子?”神情桀驁不馴的魁梧大漢嘲弄道。
一直走在前面默然不語的黝黑瘦子停下腳步,但又往前走了幾步,最後還是停下來,轉頭與那魁梧大漢說道,“元彪,我知你奉我為主,心懷不甘。”
“無非是自恃四境修為,看不起我這身不過堪堪鴻蒙之境的小修。”
“但是我又何曾把你放在眼裡,你那四境便似空中閣樓,漂浮不定,取你在身旁,便是對我有一種警醒之意。”
“而且四境或許對你便是天塹一般,對我只不過是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元彪雙眼一眯,朗聲大笑,隨即沒有多言,他可不信眼前這瘦子有什麼能力可以輕鬆到達四境,修為越往後,破境便越發困難,每一境都困守多少自詡為天才翹楚的少年人,眼前這人與那些天才翹楚相比,嘖嘖,更是相差雲泥之別。
黝黑瘦子平言淡語,彷彿是說一件極其微小的事情,卻是有一種豪言壯語之勢鋪天蓋地而來。
黝黑瘦子也是看出元彪眼裡的嘲弄,微微一笑,也不多加解釋,絲毫不以為意,至於他所說的懷璧之罪,他自然會處理妥當。
…………
姑蘇城內一座寒山寺聞名遐邇,依落烏江之旁,曾有詩僧寒山子乘一艘小蓬船,蜷臥船艙,隨船酣睡,睡醒於此,搖船停泊至小橋邊,便上了烏蹄山,來此縛茆起居,寺內建有一口沉銅大鐘,每每有僧人敲鐘,的確有暮聞覺昏衢,疏冥昧,曉聞破長夜,警睡眠之感。
此時寺外,一名黝黑瘦子領著兩名魁梧大漢來到此寺,瞻仰遊觀。
正是遊覽到此的凡正白與元彪、婁克守三人。
三人走進寺內,交一番禪緣錢財予寺內僧人,原本不苟言笑的苦頭僧人瞬間變得眉開眼笑,恭恭敬敬地請三人入寺,起先還想跟隨三人來介紹寺內景觀,或許還能再博得一些錢財,可惜領頭的黝黑瘦子婉拒這一請求,只是告知順便走走,走馬觀花罷了,都已經說到這一份上,苦頭僧人只得作罷,告知三人一些禁忌,那些地方不得隨意走動,便告退離去。
三人走過正殿,寒拾殿,再路過一片碑廊,恰逢遇到一名落魄的遊子,腰間別著一壺酒壺蘆,手裡還拿著一個一模一樣的,喝得酩酊大醉,東倒西歪,恰巧到在三人面前,落魄遊子睜著半眯半睜的眼睛,嬉笑道,“有酒,來來來,多喝酒!”隨後又飲了一口,貪醉在地。
就在三人想繞過此人之時,這癱睡在地的大醉之人,突然起身,左搖右恍地走到一片空白無人的石碑旁,長歌當哭,便要落筆在石碑之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筆落驚神人,凡正白還未看出何等奧妙,身旁的兩人便是已經脫口稱讚,元彪更是撫掌稱快。
而作詩之人,那落魄遊子,便是在三人驚覺此詩驚為天人之時,已經便搖頭晃腦,舉手飲杯,瀟灑離去。
待他們發現詩人已經無影無蹤之時,元彪更是懊悔不已,凡正白欣然一笑,能見此等詩作,已是不虛此行。
便是在遊觀寒山寺之時,凡正白突然朝先前去往姑蘇城打探訊息的婁克守問道,“那老者可有何問題?”
婁克守低聲道,“那老者出身清白,曾是一戶農家,因為沾染上一些不明不白之事,又無證據證明此人是毫無瓜葛,一來二去,便是默然此人是牽扯在其中。”
凡正白頻頻點頭,感慨道,“人心有時候不需要證明什麼,只需要知道他們認為的是什麼。”
婁克守也是贊同,回道,“後來這老者不堪受辱,便一氣之下搬到半山坡上那處小木樓裡,山下都流傳他搬走便是在逃避他的罪責,幾乎是人人喊打,他那孫女也是經常被人欺侮。”
“真是愚昧無知。”凡正白聞言怒道。
“其中曲曲折折,牽涉多少,我們怎會明悟,可憐人也必有可恨之處,這些賤民便是隻會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百般刁難,你又怎知那老者是否曾存害人之心?”元彪嘲弄道,對於這些貧民的鉤心鬥角,他可是一目瞭然。
凡正白點點頭,但是最後搖頭道,“即便是害人之心,有時候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若是這個世道善人易欺,惡人橫行霸道,這個世道遲早毀掉。”
元彪聞言險些捧腹大笑,指著凡正白笑道,“你可知這是什麼世界,惡墟實力為尊,即便是有規則,那也是強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