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梟雄之明末爭霸 > 第446章 殺奔核心(上)

第446章 殺奔核心(上)(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走西遊:姐拉三大反骨仔天天反三國憑實力截胡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火影:開局帶著二柱子來到戰國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御賜監察使大齊之君上傳奇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

自從他們在蘇木沁板申加入振威軍以來,三位大帥就始終強調一點,那就是想要在草原上獲得活下去的權利,就得拿下太平堡!

要想讓自己的家人不變成奴隸,不被像牲口一般販賣和宰殺,就得拿下太平堡!

現在距離這一個目標,只差一步了,沒人想後退!

太平堡說大不大,說小確實也不小,光是堡內主要的街道就有南北向五條,東西向六條,每條街道都可並行三到四輛大車!只說這街道規模就超過了大明一般的縣城!與大明縣城不同的是,太平堡堡門與街道是直通的,以方便車隊通行是第一要務,基本上不考慮一旦堡門被攻破後如何防守的問題。

當然,太平堡內的街道不是筆直的,本就是街邊商鋪自發形成的道路,彎彎曲曲。白天可能沒什麼,但是深夜走在這樣的街道上本就讓人有些心驚膽戰。

更何況現在前方一切都是未知的,如果不是有六陳行的壯丁在前開路,魏立慶還真不願意孤軍深入。

不是怕死,只是不值得。

振威軍建軍以來,強調以少勝多,作戰習慣以遠射為主,靠強弓硬弩加重箭來壓制蒙古人威振天下的騎射。

對於少量持長柄鉤松的精銳蒙古重騎兵,振威軍靠數量眾多的長槍兵也能讓他們知難而退。

只是這兩項長處在太平堡夜戰巷戰中卻很難發揮出來。

長弓射程起碼在五十步開外,可無論是火把還是氣死風燈,其火光照耀之處不過十步左右,長弓手就算發現情況有異,最多也只能射出一箭,然後就得抽刀上去砍人了。

單論雙方的戰鬥力,魏立慶是有些信心的。就算是少年侍衛,經過大帥們近二個月的刻苦訓練後就算對上堡丁或是商會私兵短時間內也不會落於下風。

但現在是黑夜,夜間巷戰,就算是大明軍隊中的精銳也會盡力避免。畢竟不可控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可現在張大帥下了軍令,那就不能講究這些了。

魏立慶緊了緊手中的雁翅腰刀,這已經是今天他用的第二口刀了,之前的那一口因堡前血戰中因為砍人太過兇猛,刀刃已經損毀了。

不知道手中這口新刀能不能堅持到天亮,畢竟這一次任務是孤軍深入,在援軍到來前是很難獲得補給的。

把手上最精銳的親兵哨派出去打前鋒,魏立慶又示意楊元標等人跟在自己身邊,這些少年都是大帥的心肝寶貝,這要是損失殆盡。魏立慶估計自己的腦袋離搬家也就不遠了。

相比起亂哄哄衝在前面開道的六陳行壯丁,振威軍前軍營的陣形要整齊的多。打前鋒的親兵哨照例是兩隊刀牌手在外,兩隊長槍手在內,最後則是持弓警戒的長弓手,只不過此時只有一隊長弓手在張弓搭箭,另一隊長弓手臨時轉為腰刀手,前出到長槍手身後,準備隨時支援。

這是魏立慶臨時起意的決定,在堡前血戰時,他就發現,僅靠最外側的刀牌手是很難阻擋住對方瘋狂的衝殺。

魏立慶確實沒想到在草原上還能碰到敢衝向如林槍尖的瘋子!

親兵哨後是魏立慶自領的前哨,由於堡前血戰時前哨損失較大,兩隊刀牌手減員過半,三隊長槍手也傷亡不小,總體來看,減員居然接近三成!

所以魏立慶不得不把這支一向用來打前鋒的精銳留在手裡做預備隊,加上少年侍衛和少年擲彈兵後,前哨也才勉強恢復到能用的程度。

前軍營左右兩哨位於魏立慶兩側,他們損失稍小,但在魏立慶的命令下,三隊長弓手中有也有一隊換用腰刀,前出到長槍手後,以防萬一。

殿後的是後哨,他們是前軍營唯一的保持不變的,三隊長弓手全部抽箭在手,隨時準備開弓放箭。

一營五哨,這就是魏立慶的全部實力了。表面來看就算有所折損,四百餘人馬全副武裝的衝入混戰成一鍋粥的太平堡,不會比杯水車薪更有意義。畢竟現在太平堡內是數千人的大亂鬥。

魏立慶本人對於張亦隆的命令也有所懷疑,就算孤軍深入,拿下太平堡商會總部和財庫又能如何?且不說裡面的值錢東西能剩下多少,只說現在對於到底是誰在商會附近交戰都不清楚,哪個是敵?哪個是友?

理論上,前面開道的六陳行壯丁是能完成這一任務的,他們號稱是起來造商會反的,可魏立慶卻知道,絕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前方開道的六陳行壯丁身上!

六陳行造反只是想要打倒商會的統治,然後自己當太平堡的新主人。

三位大帥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只是換了

目錄
龍珠,我若不讀書吉連都得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