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與彈之爭(下)(第2/2 頁)
人組制訂奪取太平堡控制權的計劃是極其重要的。
沒有足夠的情報就是盲人摸象,制訂出的作戰計劃自然錯誤百出,現在的振威軍還遠沒有可以用實力碾壓太平堡的地步。雖然說太平堡的堡丁和商會的私兵不值一提,可一旦奪下太平堡後就要面臨著鄂爾多斯萬戶的攻擊,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達陽身上,他只是土默特萬戶十二鄂托克之一的臺吉,影響力還是不夠。
“我們要做好第一時間出兵奪佔悲太平堡的準備,”張亦隆用手敲擊著造價不菲的紅木書桌,“到時候,不管我們準備的如何,都要面對鄂爾多斯萬戶的攻擊,我估算過,從我們奪下太平堡的控制權,到鄂爾多斯萬戶集結起足夠的兵力,中間有15天的時間。達陽接到我們奪下太平堡的訊息後,馬上請求他的父汗出兵調解,大概也需要10天,也就是說,我們至少要保證堅守太平堡15到20天。守城不是野戰,炮可以少一點,甚至用樺木炮都能湊合,可是飛雷和手榴彈是必須的。”
於碩剛要說什麼,張亦隆就揮手製止了他,“小於,你不要以為你能輕鬆一點,堅守太平堡不需要太多的人手,我估計有一千人差不多了,剩下的人馬要做好兩手準備,萬一達陽的援軍不能及時到來,那麼就要靠我們自己去解圍。”
於碩長舒了口氣,振威軍主力去解圍就不能靠扔手榴彈了,鄂爾多斯萬戶起碼也能動員一二萬蒙古騎兵,要想在野戰中震憾住他們,讓他們老老實實坐下來太平堡的歸屬,火炮就是必要的先決條件。
正所謂,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看到於碩放鬆的表情,張亦隆沒好氣的說,“你也別得意,小胡已經拿出手榴彈和飛雷的砂模了,你設想的那幾種炮也要儘快落到實處!”
於碩估舉手投降狀,“張哥,我今晚就畫圖。不過,我得問一句,你們二位覺得6、9和12磅這三種野戰加農炮哪個更現實一點?”
張亦隆在來時的路上已經考慮了這個問題,所以回答的特別快:“9磅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9磅加農炮炮重大概是2100斤,彈重9磅,用藥3磅,也就是3斤多一點,也不算太耗費火藥。”
胡新明也表示同意,“我記得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的主力野戰炮就是9磅加農炮,當年能把清軍打得屁滾尿流,現在打個蒙古騎兵也應該問題不大。”
於碩有些發愁,他本人更喜歡威力較大的法制12磅加農炮,要射程有射程,要精度有精度,發射重型霰彈時對騎兵衝擊也有較好的效果,雖說一門12磅加農炮只比9磅加農炮多裝1磅火藥,可是對於火藥本應緊張的振威軍來說,確實是能省就省。
“好吧,那我就先試試能不能鑄出能用的9磅加農炮!”於碩為這場炮彈之爭,劃下了句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