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守倉(中)(第2/2 頁)
認識那個犟到死的少年,這就比較奇怪了。只不過現在不是打聽這些私事的時候,整個糧倉內現在可以說是忙瘋了。
光是清理近百具屍體就真的是一件極其消耗體力的活兒。
相比之下,此時的張亦隆卻顯得有些悠閒,他在認真的觀察著糧倉,這也是穿越以來,張亦隆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模的糧倉。
與張亦隆之前的預想完全不同,眼前的糧倉中用於存貯糧食的不是後世的圓倉,而類似房屋的方倉。建倉所用的材料也不是混凝土而是塗了泥的木板,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建成類似房屋的方倉,畢竟用木板建一個圓倉更加困難。
只不過此時的張亦隆還是沒有抓到為何會是方倉的關鍵所在。
“元標,你去叫一個管事或是頭目過來,要是傷重的話,抬也要抬過來。”張亦隆沒有去往俘虜那裡,不是懼怕什麼,而是張亦隆現在所站的位置正好是糧倉相對中間的位置,站在這裡可以清楚看到糧倉大門處被炸開的缺口和殘存的護牆,也可以看到周邊方形倉的佈置,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指揮位。
“你們幾個去推輛大車來,再搬些糧包過來。”張亦隆把身邊的侍衛全都打發去幹活兒了,自己則繼續掃視著整個糧倉。
可以確定的是,糧倉的防禦措施是不值一提的,除了木板夾夯土的護牆以外,就沒其他的防禦措施了,沒有角樓,沒有望樓,大門之上也沒有城樓,不過就算是有,在水炸彈的轟擊之下也早就不復存在了。
看得出來,這個糧倉只是一個防範馬匪偷襲搶糧的一個臨時性的儲糧設施,從建造之時就沒想著要抵抗大軍的攻擊。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太平堡商會的奸商,畢竟在振威軍快速崛起之前,沒人想得到口外草原上會有一支既不屬於蒙古諸萬戶也不屬於大明的軍隊。太平堡已經在四面八方設定了警戒哨塔,又在糧倉外建了護牆,也算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畢竟說到底,太平堡的立堡之本是夾在蒙古左右翼和大明之間三不管地帶求生存,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業帝國,確實不能指望他們能在軍事上有太多的投入。
但對於現在的張亦隆來說,這樣的防禦措施卻是絕對是不夠的。
雖說從各個渠道匯總的情報來看,太平堡的武裝力量總數不超過600人,減去在糧倉駐守的200人,就算加上臨時動員太平堡堡內的壯丁,也不會超過1000人。以目前突襲隊四百人的兵力,據護牆而戰,守住糧倉等到於碩率主力趕到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張亦隆的水炸彈在成功破門的同時卻也產生了意外的反效果。
一眼看去,不僅僅是大門處被炸開了一個足可並排兩輛大車的缺口,兩邊的護牆也被炸塌了七八尺,雖然人是輕易衝不進來,可也沒辦法站在上面射箭,這就形成了一個三四丈寬的火力空白區。
如果太平堡的堡丁、商會私兵和壯丁們肯發起數次堅決的衝鋒,那麼在這個區域內是有可能形成突破的。
經過幾次實戰後,張亦隆對於明代箭矢的殺傷效果實在是不抱太大的希望,無論是草原上最常見的平頭梅針箭還是其改進版尖頭梅針箭都不具備一擊必倒的能力,就算是造價更高的長鈚箭,除非正巧射中要害,否則也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殺傷效果。
特別是在敵人披掛盔甲後,就算是平頭梅針箭能射穿鐵網甲,可射穿後造成的傷害並不足以讓對方快速喪失戰鬥力。
看來還得上火器啊。張亦隆看著正在大門處忙乎的姜瑋,所有的火器都和突襲隊主力在一起,應該已經運到糧倉內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