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故人與真相(第1/2 頁)
文生也是一驚,他沒看過信不知道其中的內容,不過從這李天明的反應看來恐怕不是什麼太好的事,眼看著旁邊那就要動手的兩人,他心中不禁苦惱,卻也不得不做好動手的準備,即使是現在根本不適合戰鬥,也不能坐以待斃!
“二哥四哥住手!不關文修士的事!”李天明也是發現了不對,趕緊出聲喝止!
三人這才同時卸下氣勢,長舒一口氣,緊張的氛圍消散。李天明才告訴了眾人,李月憐在信中說她曾在一次外出歷練中受到敵人襲擊,差點身死,正是因為文生捨命相救才得以保全,但文生卻因此身受重傷留下了隱患,而那枚復靈丹也是自己為了報此恩才提出相贈,希望家中長輩能了卻她的心願。
一時間殿內有點怪異。
文生是沒想到這李月憐竟然把他和佟瑤的事兒安在了自己身上,以此來達到贈藥的目的,雖然所用方式特殊了一點,但總歸是一片好心,否則這藥恐怕不好拿。
李天明三人則是好奇文生捨命相救的行為,在他們看來,眼前的少年明顯是對自己女兒或侄女暗生情愫才會如此,那麼李月憐用玉佩加書信的方式來請求自己滿足這個要求,不正是說明兩人屬於是情投意合嗎?而李天明剛才之所以會失態,其實是因為讀到信中李月憐陷入了絕境。
誤會解開了,但又好像沒有完全解開。然後殿裡的氛圍變得異常和諧,茶水果盤被通通安排上,剛才還要拔刀相向的兩人此刻也開始關心起了文生的傷勢……這也不怪他們,畢竟在他們看來,得了一個準女婿,還是極有背景的修士,換做任何人心裡都會樂開花吧。然後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復靈丹被送到了文生的手中,文生也是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思忖片刻後。
“李家主,我十多年前曾經來過一次這夕雲城,那時就已經是十分的繁華了,如今又過了這麼久,而且連城外的守軍也換了,不知可有什麼事情發生?”文生只能旁敲側擊,他到不擔心被懷疑年齡的問題,因為對修士而言,年齡是不能單純只看外貌,就像夜玄姬,看起來不過三十來歲,而人家實際上已經修行了好幾百年了。至於守軍,當年的劉叔可是他們的總教頭,名響一時的四品武者,只要話題提到就繞不開他,也就繞不開文生的父親,而守軍在這裡並不神秘,城外隨時都有巡邏,變化也很容易看出來,所以以此為切入口最為合適也最不容易被察覺。
李天明想了想,似乎在努力的回憶著,然後突然眼睛一亮
“我想起來了,這事兒是真有點久了。還得從十年前說起,據說是朝中的秦、王兩黨之爭,這守軍本是秦家負責的,結果被查出了有通敵賣國之嫌,最後王家拿出的證據坐實了罪名,聖上發怒,將其革職賜死,全家流放,而那夕雲城守軍總教頭劉煜為了報恩,竟然主動請辭去陪秦家家眷流放,惹得龍顏大怒,連忠君的稱號都被褫奪,哎,如此之人,真是可惜了。這守軍自那之後也被徹徹底底換掉了。而且後來聽說那流放的家眷上百人之多,竟然全部死在了路上,坊間曾一度傳聞是王家之人乾的。只是十年過去,此事也無從考究了”
聽完這些話,文生終於是有了大致的瞭解,但是那從小教導他愛民擁君的父親真的會通敵叛國嗎?他不相信。
辭別了李天明,離開李府,找了一間離故宅比較近的客棧住下。夜晚時候,透過窗外看著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自那件事後,秦府就被朝廷收走變賣,如今已屬於一戶姓蘇的人家,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整夜未睡,報仇之事如今已成了奢望,他最後決定外出遊歷,不在這裡駐足,還是想出去四處看看尋找機遇。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母親,當時的爆炸讓他昏迷,不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所以也只能去那個河邊找找線索。
第二日,文生買了一匹馬,朝著記憶裡的方向疾馳而去,官道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那些林中小路卻已經蹤跡難尋。
五日之後……
綠水澗,屬於青溪河的上流支脈,兩邊的山峰高聳,靠近河邊又有竹林密佈,所以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來這裡的人除了伐竹的就只有偶爾野釣的了。但此時出現了一個少年,一身白衣與這裡非綠即土的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看著身前兩座土墳的碑文陷入了沉默,碑上分別寫著:小月之墓和月夫之墓。
這個少年自然就是文生。別人或許只知道墓碑所刻是故去之人名的諱,但文生卻能看這裡的端倪,小月,上反下正相拼是為肖,而文生的母親便是姓肖,所以旁邊的月夫自然是指他父親了。他很詫異,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