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臨貴地請指教(第2/3 頁)
上官,否則是不太吃香的。
張元義想學武,但他知道大哥比自己更適合去練武。
大哥先天體格就好,父親在大哥10歲時就教授大哥練拳打基礎,而自己因為太小,所以還沒開始打根基,基礎九差了大哥一節。
可就是怎麼也說不出自己去朱府的這種話。張元義和大哥都沉默了,因為我們都知道,窮文富武,家裡的條件只能供的起一個人練武。
父親看著兩個兒子的樣子也十分無奈,家裡的條件只能供一人練武。最好的選擇肯定是老大練武,5年後老大出師。
老三也11歲了,家裡有了積蓄老三就也能去練武了,家裡兩個練武的怎麼也不會衰敗下去。
,!
可是看看自家老二,這小子從小就聰明,讓他去讀書也許真能讀出個樣來,可看樣子也是想練武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就這麼犧牲老二的未來,唉!
沉默間母親轉回裡屋。不一會拿著一個小茶壺走了出來,對著兄弟兩個說道:
“老大,老二我知道你們的心思,但家裡只能供起一個人。所以紅豆習文,黑豆習武,如果是綠豆就在家待著,等下一次機會。
你們自己抽,老天爺幫你們定,定了就要認命。老二你小,你先選吧。”
父親把壺接過來,遞到了張元義手中。
張元義看了大哥一眼,看見他神色十分緊張,其實他自己也很緊張,但父親讓自己先搖。
張元義心裡暗想,果然父親還是偏心自己的。
張元義鄭重的舉起茶壺輕輕搖了一下。
一顆紅豆從壺嘴掉了出來,張元義從來沒有那一刻是這麼厭惡紅色的,心裡想哭卻哭不出來,只感覺老天不公,天不隨人願。
父親看了一眼結果,好似洞悉一切般的對著兩個兒子說道:
“好了,人的命天註定,老大收拾收拾東西,和我一起明天先走,去武館學武,老二你兩天後也進朱家,都也準備準備吧。”
母親領著大哥一起去裡屋睡覺去了。離開時的母親看二兒子的目光是種特別複雜的眼神。
張元義則被留了下來,父親開始單獨和他說話。
“老二呀,人要認命,今晚和你說說朱家的情況,朱家是大戶人家但是人丁單薄,只有倆子,你如果和二少爺打好關係這輩子註定衣食無憂。
好好學文,以後不一定沒有學武的機會,多看,少說,二少爺發脾氣的時候你忍忍就過去了。”
張元義沒有應聲,兩世靈魂我並不傻,雖然不確定,但是他還是尊重父母的選擇。
父親看著二兒子的樣子,牽著張元義的手也進了裡屋。
也許別的小孩對這事一會就過去了,可張元義不知為什麼就是睡不著,仔細規劃著自己未來的路。
天亮了,父親已經領著大哥已去武館了。母親正在做飯。
大哥走後張元義自然成了家裡最的大孩子,而且一晚上也想通了,日子還是要過。
給人當跟班就當跟班唄,大戶人家的狗聽說吃的比窮人家的孩子還要好。張元義心裡安慰著自己。
張元義和平常一樣早早起床,收拾院子,拾柴,餵雞,一直忙到開飯。
母親今天給二兒子單獨扒了4個雞蛋。
“么妹,來給你一個,二哥吃不了。”
張元義夾給么妹一個雞蛋。又給了老三一個。
“二哥最好了。”
一口吃掉一半的雞蛋,么妹衝張元義甜甜一笑。
老三像霜打的茄子,悶悶不樂。
“二哥,你和大哥都走了,二蛋他們欺負我咋辦,誰給我和老么抓鳥吃。”
張元義開玩笑般的說道:
“我和大哥都在郡裡,有空就回來了,有人敢欺負你,你就說你大哥去學武,你二哥考功名去了,看誰敢欺負你。等你長大了,咱們張家一定會更好。”
母親笑看著哥倆的對話,也不說話,平日性格大大咧咧的母親今天竟然沒有說話,反而眼角含淚盯著張元義看。
受到姜維記憶影響的張元義自然明白。
那種眼神,是關愛,也是愧疚,是迷茫。
但是姜維的記憶中一種不甘平庸的情緒,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幼年張元義。
晚間張元義,有意識的從母親口中打探這個世界的大致情況。
這裡是大梁皇朝統治天下,佔據北方,南方有七大節度,門閥世家,土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