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 第132章 官員處理

第132章 官員處理(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亂世之梟雄崛起從司農官開始變強洛克王國:霸道牛姐愛上我!紫鸞記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狼人殺,天梯榜之戰我在甄嬛傳裡奮鬥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假如李蓮花可能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

李世民的話語一落,五姓七望的官員們臉色瞬間各異,彷彿陰雲密佈。

若依此法施行,他們精心籌謀的煽動民意之策,便如同斷了翅膀的鳥兒,再難飛向預期的高空。

更有甚者,此事一旦傳開,他們世家在百姓心中的那座巍峨豐碑,怕是要蒙上一層難以抹去的塵埃。

雖說他們向來對這些虛名不太在意,但往後若想再借民意之風,揚帆起航,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然而,李世民的旨意已如鐵板釘釘,不容更改。

這些官員們縱然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勉強點頭,嚥下這口苦水。

就在這時,李為挺身而出,拱手道:“陛下,此番案件波及之廣,已嚴重干擾了政事的正常運轉,還望陛下可以從輕發落!”

李世民聞聽李為之言,眉宇間不禁泛起一抹憂慮,目光掃過殿下眾臣,沉聲道:

“諸位愛卿,對於此事,可有妙計以解朕憂?”

言罷,五姓七望之家的官員們紛紛出面,口徑一致地為涉案者求情,

而其他官員則選擇了沉默,未有置喙。

李世民對這些求情之聲置若罔聞,他的目光徑直轉向了東方宇,語氣中帶著幾分期待與信任:

“東方愛卿,此案由你查的,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方為妥當?”

東方宇直言不諱地道:“陛下,依循唐律之嚴明,此番事端之領頭者,理當判處斬立決,以示國法不容;

至於從犯,即便是罪責最輕者,亦需入獄三載,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那些求情的官員無不怒目而視,彷彿要將他洞穿。

李世民聽後,心中亦覺此罰略顯嚴苛,然他並未當場駁斥東方宇,反而含笑道:

“愛卿果真是朕的錦衣衛指揮使,行事嚴謹,一絲不苟,嚴格遵循律法。

只是,這些人皆為朝中重臣,往昔亦曾為國建功立業,

若依此嚴懲,恐會令百官心生寒意,不利於朝綱穩定啊。”

李夜聞聽李世民此言,心中頓時明瞭,陛下意在從寬處置這批涉事官員。

畢竟,新皇登基未久,朝局尚需平穩過渡,不宜動盪。

於是,他挺身而出,聲音沉穩道:“陛下,微臣斗膽,有一提議,未知是否妥當?”

李世民見李夜開口,面上笑意更甚,直言不諱道:“楚王但說無妨!”

李夜恭敬地拱了拱手,繼續道:“陛下,微臣以為,不妨僅嚴懲首惡之徒,

至於其餘官員,可令其將非法所得之銀兩悉數上繳國庫,以資民用。

如此,既懲前毖後,又彰顯陛下寬仁之心。

至於他們,則可酌情從輕處置,略作懲戒,比如削減俸祿,以示警戒。”

李世民聞李夜之言,微微頷首,讚許之意溢於言表:

“善,朕亦覺此計甚妙,便依楚王所議行事。東方愛卿,即刻著手辦理吧!”

東方宇聞言,恭敬地點頭應承,領旨而去。

此事既定,李世民又拾起先前未盡的國事,細細道來。

而李夜則側首對身旁的李承乾輕聲言道:“太子殿下,待到今日朝會即將結束之時,你可向陛下請奏,重啟科舉之制。”

李承乾聞言,不禁疑惑地望向李夜,脫口而問:“二弟,此舉何意?”

李夜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深沉:

“時下朝堂,可用之才稀缺,您瞧瞧此番罪官處理之事,

陛下實則也是迫於無奈,因人才庫空虛,才不得不暫且留用這些有過之臣。

故而,朝廷亟需一股清泉,唯科舉之路,方能源源不斷地注入新生力量。”

李承乾眉頭緊鎖,直言不諱道:“非也,我所問並非此意,我欲知的是,

為何偏要我去上奏?你自行陳情豈不更為直接?”

李夜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文的笑意,眼中閃爍著洞悉世事的光芒:

“太子殿下,您的身份尊貴,有您出面請奏,自會少了諸多阻礙與非議。

再者,這也是您積累自己羽翼的良機。”

李承乾聞李夜之言,心中湧動著感激,輕輕頷首以應。

這一幕,恰好落入李世民眼中,他目光如炬,洞察著這對兄弟間的小小交流,

隨即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太子、楚王,朕頗好奇,你二人私下低語,所議何事?”

目錄
快穿女神帥炸天風生水起武大郎無限動物分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