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我有一個朋友(第1/2 頁)
關於傻瓜晚餐的事情,江離最終還是沒有對威廉提起。
但她卻想到了一個最適合的傾聽者——非晚。
她們是在第二賽季認識的。
那時,江離還是個普通的萌新玩家,而非晚已經是州里小有名氣的管理,溫和冷靜,處事理智,像是州里的黏合劑,把原本不相熟的人團結在一起。
她從未主動介入過江離的情緒,卻總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她一個安靜的出口。
非晚一直知道她和威廉的故事。
從最初的“對頂級玩家的仰望”,到後來她鼓起勇氣走近他,從遙不可及的名字變成偶爾會回覆她幾條訊息的朋友,甚至在遊戲裡每週六的陪伴……
整個過程,非晚全程見證,但始終不做評價,不說對錯,更不會勸她收手或繼續,只是耐心地聽著她的傾訴,偶爾輕輕地“嗯”一聲,或回上一句“然後呢?”
她的溫柔,不是安慰,而是傾聽。
而更重要的是,非晚已經退遊了。
她在第三賽季末離開了遊戲,不再參與遊戲事務,也不再和那些曾經並肩作戰的朋友們保持太多聯絡。
她的世界,從遊戲迴歸到現實,變得更加遼闊,也更加清明。
這種恰到好處的距離,讓她成為一個最合適的聽眾。
既瞭解江離的心思,卻又站在一個足夠客觀的位置,不會因為遊戲裡的關係網而有任何偏頗,也不會對江離的情感做過多解讀。
這樣的狀態,反而讓江離在她面前有了完全的敘述自由。
雖然江離在非晚面前始終都感覺自由,但他們的對話早已不再圍繞遊戲打轉。
她們聊旅行、聊書、聊美食,甚至會討論想要網購的東西,但很少再談遊戲裡的事和人。
這種默契的轉變,像是一道無形的防護網,把曾經共同經歷過的遊戲世界小心地摺疊起來,放進記憶的角落,不主動翻閱。
所以,當江離想要傾訴時,反倒猶豫了。
她想找個人說說話,可又不想打擾非晚——她的朋友那麼溫柔,從不拒絕傾聽,可江離不願讓自己的情緒成為對方的負擔。
那天晚上,她點開了微信對話方塊,指尖懸在螢幕上,猶豫了許久,最終敲下了一句話:
“我最近看到一個活動,叫‘傻瓜的晚餐’,你一定想不到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
發完後,她靠在椅背上,看著對話方塊裡的文字,唇角浮起一絲自嘲的笑。
沒等對方回覆,她又補充了一條資訊——
“我有一個朋友,她好像喜歡上了她遊戲裡的好友。她心裡很清楚,這是一場單戀,但還是義無反顧地愛慕著他。你說,她是不是個傻瓜?”
資訊發出去的瞬間,江離的心跳快了一拍。
“這樣的傻瓜,去參加‘傻瓜的晚餐’,是不是有希望拿獎?”
她努力讓語氣變得輕鬆,彷彿只是在說一個與自己無關的故事。
“非晚,你覺得她應該繼續犯傻,去強求嗎?”
訊息發出後,江離盯著螢幕,指尖在桌面上不自覺地敲了敲。
她知道,非晚一定能看穿她的偽裝。
從她打出“我有一個朋友”那幾個字開始,她們心裡都清楚,那個“朋友”就是江離自己,而那個讓她變成“傻瓜”的人,是威廉。
只是,非晚向來懂得如何拿捏分寸,她不會戳破江離的偽裝,也不會用“時間是最好的解答者”這類話來寬慰她。
她從不勸她放手,也不鼓勵她繼續,而是會順著她的問題,認真思考,然後給出最真誠的回答。
果然,幾秒後,非晚的回覆彈了出來——
“這個傻瓜的朋友,她愛慕的那個人,知道她的心意嗎?”
江離盯著螢幕,看著這行字,沉默了幾秒。
非晚的話像是一滴水落入平靜的湖面,漾起一圈圈漣漪。
她一直以為自己的感情是一場無聲的獨角戲,她以為威廉是毫不知情的局外人,她以為自己站在一條永遠不會有回應的單行道上。
可現在,非晚的這句話卻讓她開始思考——
真的是這樣嗎?
江離握著手機,手指在螢幕上摩挲,腦海中回放著那些不算特別的細節——
她想起威廉的態度,他對她既不遠離,也不更近,像是維持著某種微妙的平衡。
他不會主動找她聊天,但每次她發訊息,他都會準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