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政治革新啟幕(第1/2 頁)
政治革新啟幕
晨曦初照,金色的光芒透過雕花窗欞,灑落在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熠熠生輝。朝堂內,氣氛凝重,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皇帝高坐龍椅,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十二旒冕旒,面容威嚴,目光深邃地注視著下方的群臣。大臣們身著朝服,位列兩旁,或神色肅穆,或心懷忐忑,皆在等待著一場即將掀起朝堂波瀾的進言。
王柏一襲黑袍,身姿挺拔,昂首闊步邁入朝堂。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似踏在在場眾人的心絃之上,發出沉悶的迴響。今日,他身負著革新大乾朝政局的重任,懷揣著那份精心繪製的藍圖中有關政治改革的部分,決心在這朝堂之上,為大乾朝的未來開闢一條清明之路。
行至朝堂中央,王柏撩起衣襬,跪地行禮,朗聲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皇帝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聲音低沉而威嚴:“平身,王愛卿今日上朝,可是有要事要奏?”
王柏站起身來,目光掃視一圈群臣,而後轉向皇帝,神情莊重而堅定。“陛下,微臣確有要事啟奏。如今,我大乾朝雖已暫享太平,然欲求長治久安、繁榮昌盛,朝堂之上,政治革新刻不容緩。” 他的聲音雄渾有力,在朝堂內迴盪,字字如錘,敲打著眾人的心。
眾大臣聞言,不禁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之聲此起彼伏。有人面露驚訝之色,似是未曾料到王柏會如此直白地提出政治革新;有人則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幾分憂慮,仿若已預見到這場革新將會給自己帶來的衝擊。
皇帝微微前傾身子,目光緊緊鎖住王柏,眼中閃過一絲期待:“王愛卿,細細道來。”
王柏微微拱手,清了清嗓子,開始慷慨陳詞:“陛下,微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是設立監察機構。此機構應獨立於六部之外,直屬陛下您一人掌控。其職責之重,在於有權彈劾、審查各級官員,無論官職高低,一旦發現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尸位素餐之舉,絕不姑息!” 他的言辭擲地有聲,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陛下,您想想,如今朝堂之上,雖多有忠良之士,但亦不乏一些官員,憑藉著門第出身、阿諛奉承,謀得高位,卻在其位不謀其職,每日碌碌無為,只知中飽私囊,搜刮民脂民膏。長此以往,民心漸失,國將何以為繼?” 王柏說到此處,語氣略顯激動,臉上湧起一抹紅暈,眼中滿是痛心疾首之色。
為了讓眾人更加明晰,他接著舉例道:“就如去年,那黃河決堤,沿岸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朝廷下撥的賑災銀糧,本是救命稻草,卻被部分官員層層剋扣,真正到百姓手中的所剩無幾。以致於災情久久未能平息,百姓苦不堪言。若當時有這樣一個強有力的監察機構,何至於此?” 王柏的聲音微微顫抖,似是回憶起百姓的苦難,心中悲憤難平。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唯有王柏的聲音在迴響。眾大臣們面露慚色,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員更是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不敢直視王柏的目光。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沉,雙手緊緊握住龍椅的扶手,指節泛白,顯然是被王柏所言激怒。
“再者,微臣提議精簡冗餘官僚機構。如今,衙門林立,官員冗雜,許多事務層層推諉,效率低下至極。一件簡單的政令下達,往往要經過諸多繁瑣環節,數月乃至半年都難以落實到位。百姓辦事,更是求告無門,苦不堪言。” 王柏邊說邊搖頭,語氣中滿是無奈與惋惜。
“去除那些尸位素餐之人,精簡機構,讓政令暢通無阻,方能提高行政效率,讓朝廷的恩澤真正惠及百姓。如此,大乾朝方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王柏目光炯炯,看向皇帝,眼中滿是期待,似是在等待著皇帝的定奪。
此言一出,朝堂譁然。大臣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緒,紛紛出聲。
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走出佇列,手捋鬍鬚,滿臉憂慮地說道:“王將軍,您所言雖不無道理,然此舉動靜太大,牽一髮而動全身啊!這監察機構,權力過大,若被有心之人利用,豈不是會擾亂朝堂秩序?況且,精簡機構,涉及諸多官員的切身利益,恐會引發朝堂動盪,還望將軍三思啊!” 老臣言辭懇切,眼中透著對朝堂安穩的擔憂。
一位年輕氣盛的官員卻不以為然,上前一步,大聲反駁道:“張大人,您這是因循守舊!若不革新,任由朝堂腐敗、效率低下之風蔓延,大乾朝遲早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王將軍此舉,正是為了撥亂反正,拯救大乾於水火,我等理應支援!” 年輕官員目光堅定,看向王柏的眼神中滿是敬佩。
一時間,朝堂之上,爭論聲四起,支援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