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深淵邊緣(第1/2 頁)
有時,真正的覺醒並非來源於外界的衝擊,而是來自於內心的一次深刻反思。自從與劉軒那晚的談話後,我發現自己開始頻繁地質疑周圍的一切。我知道,這種不安不會就此消失,它像一個無形的陰影,始終纏繞在我身邊,迫使我面對那些我一直試圖逃避的真相。
那天之後,我變得更加敏感和警覺,開始察覺到生活中那些微妙的變化。白天的工作依舊繁忙而壓抑,會議與報告一個接一個,忙碌的節奏讓我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但每當夜幕降臨,回到那間空蕩的公寓時,孤獨與空虛又一次席捲而來。這種矛盾的心態,似乎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站在窗前,望著外面燈火闌珊的城市,腦海裡卻像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填滿了疑問。城市的霓虹燈閃爍著明亮的光輝,然而,在我眼中,這些光輝卻變得模糊,似乎藏著某種無法觸及的恐懼。我想,或許這種恐懼並非來自於外部的威脅,而是來自於我對自身無力感的深刻認識。
突然,我的手機響了。是李亞群發來的訊息:“晚上有空嗎?我有些話想跟你說。”
李亞群,是我以前的同事,我們在一個專案中合作過一段時間。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總是喜歡用行動表達自己。而最近,我們偶爾會有一些聯絡。上次見面時,他提到過一些讓人深思的話,讓我覺得他似乎知道一些關於我內心的秘密。也許,他能給我一些不一樣的視角。
我快速回復:“有空,在哪兒見面?”
“老地方,七點見。”
“好,七點見。”
放下手機,我依然站在窗前。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息,整個城市似乎都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轉瞬即逝的喧囂似乎無法填補內心的空洞。我不禁再次問自己,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拼命地活著?究竟是什麼推動我們走出門,邁向這些不斷重複的日常?
晚上七點,我準時到達了約定的地點。這是一家不太顯眼的小餐廳,雖然環境普通,但卻有著一種讓人感到寧靜的氛圍。李亞群已經坐在靠窗的位置等我,他穿著一件簡單的夾克,神色如常,但眼底的疲憊依舊顯而易見。
我坐下來,他遞給我一杯水,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張晨,我知道你最近很迷茫,甚至有些絕望。其實我也有過類似的感覺,很多時候,我也會覺得自己在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感覺生活一片混沌。”
我看著他,心裡升起一絲疑惑:“你說的是什麼意思?我們每個人都在忙碌著,難道你也開始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了嗎?”
李亞群低下頭,緩緩說道:“不完全是。其實我最近在看一些書,書裡提到過一種思想,叫做‘存在主義’,其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總是意識到自己存在的虛無。’你是不是也有過那種感覺,覺得自己活在一個無意義的世界裡,做著重複的事情,直到最終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
聽著他的話,我不禁有些震撼。是的,我的確有過這種感覺,覺得自己每天都像是一個無意識的行屍走肉,在社會的枷鎖下匆匆前行,卻從未真正感受過活著的意義。我盯著水杯,心中一陣空虛。
李亞群繼續說道:“我曾經也陷入過這樣的困境,直到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正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去理解自己的存在。你說,你感到迷茫,但其實迷茫的根源是我們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生活的意義不是別人給的,而是我們自己去創造的。”
我抬起頭,望著他,心裡充滿了疑問:“那你是怎麼走出來的?”
李亞群笑了笑,眼中閃爍著一絲堅定:“我開始嘗試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再單純為了工作、為了金錢而活。我學會了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體會每一刻的存在,哪怕它看起來微不足道。我明白了,活著不是為了應付別人期待的生活,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真實。”
我愣了愣,突然覺得眼前的這個人,彷彿變得不同。他不再是那個平凡的同事,而是一個看透了生活的深刻者。或許,我也該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去找回那些曾經遺失的激情和夢想。
“你說得對。”我輕聲回應,心裡慢慢地湧上一股久違的力量。“或許我該開始改變了,不再為了別人的期待而活,而是為了自己。”
李亞群點了點頭,似乎從我的話語中感受到了某種共鳴。“每個人的路都不同,重要的是你能走出自己的那一步。”
我們在餐廳裡坐了很久,直到夜深人靜。那晚,李亞群的談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