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賈家集善人認親 張家村六爺說事(第2/4 頁)
了兩盅,朦朧著眼道:“去那麼早幹啥,你們置辦好香案了嗎?”管興道:“還沒上街哪。”張桓走過來道:“六爺,我想讓您老帶我們先到林地去看看,回來再置辦香案。”六爺坐起來道:“怎麼,你是說去了還不燒紙?這來回可是十來里路呢。再說了,哪興來回跑的?”
,!
張桓有些遲疑,問道:“這還有講究?”六爺道:“什麼講究不講究,去了就得燒紙。等你燒罷紙,想什麼時候去再什麼時候去,老的才不怪你。”張桓只得道:“對不起,我不懂規矩。您老別見怪,我只是心急來著。”
六爺邊穿衣服邊嘟囔道:“心急,心急早就該來。”又對張桓道:“照我說,這不是心急的事。十幾年了,來一趟也不容易,總得辦得大大方方。先準備香案,買好祭品,再請上一班響,放它幾盤大炮。這樣一辦,讓活著的人也知道張家的後人回來了,你的祖宗不也有些體面嗎?”
張桓見六爺說話雖然難聽,但有道理。忙答應道:“您老說得對,就按您老的意思辦。”六爺道:“不是按我的意思辦。你說你們跑了這麼遠的路,來到燒個紙,不聲不響地走了,算是個啥事。不叫鎮上的人說閒話嗎?”張桓道:“六爺,都怪我年輕,沒經過事兒,多虧您老教我,事情就按你說的辦。你先歇著,我和管伯去置辦祭品。”
六爺穿上鞋,忙攔住他們道:“慢著。又急了不是?大清早的,上哪兒買那些東西去?”管興也道:“是有些早,店鋪還不該開門哪。我先去買些飯來,等吃罷早飯再操辦吧。”六爺道:“對,這不是急的事。等吃罷了飯,也得先合計合計,買哪些東西。常言說: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你忙著要上街,知道買什麼東西嗎?”
張桓又被他問住了,道:“這、這管伯知道吧?”六爺問道:“老管家,你知道該買些什麼東西吧?”管興道:“來時老爺也沒交待。原來只想著買些香燭,紙錢,供果之類的。可經六爺一說,這就是大辦了。還要準備哪些東西?我就講不清楚了。”
六爺道:“也不是什麼大辦,你們家多年在外,好歹你回來一趟,起碼咱一個門頭的人得聚一聚。我就是想弄個動靜,叫南張鎮知道你張家後代有人,圖個名聲。你家老爺是官場中人,哪能安排那麼仔細?不過,這事還得由你們做主,你們想簡單,去燒個素紙也行?”
張桓道:“不,就按您說的辦,該買什麼就買什麼。”六爺道:“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祭品是該買的,只是請個嗩吶班子,這鎮上就有。管他們頓飯吃,給幾個小錢就行了。”張桓道:“好,那就等吃完飯去辦這些事?”
六爺又道:“這樣吧,吃罷飯再請一個執事的,紅白喜事人傢什麼都懂,一切由他安排,買什麼東西,怎麼燒紙,怎麼磕頭,一切禮儀人家自會安排。這樣不好嗎?”張桓哪懂地方風俗,忙答應:“這樣也好,省得咱們操心了。”
管興到街上買了幾個燒餅來,三人簡單的吃了早飯。張桓便跟著六爺請來了執事的“大總”。按照大總的說法,當天需要準備東西,請“響”,安排 “忙人”,支鍋做飯,借桌椅板凳,起碼要準備十來桌宴席。能辦完這些事就不錯了,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去上墳。張桓不知道會這麼複雜,心裡再急也沒用,只得按大總說的辦。當晚,要請的人都請到了,一切準備就緒。
第二天一大早,等眾人吃了早飯,大總便招呼大家到門口集合,然後指揮著人群向林地出發。由嗩吶班子開道,張桓穿了素服,走在前面;接著是拿香燭、抬盒子的、放炮的;後面是張家族人,還有鄰居、幫忙的、看熱鬧的跟了不少。
到了進入墳地的路口,大總先讓大家停下,然後一聲吆喝:“點火放炮!”就聽見鞭炮“劈里啪啦”響了起來。按照規矩,嗩吶班子不能進墳地,只能站在地頭吹奏。
這時,大總便領著張桓走到墳前,讓他先跪在一邊。安排忙人趕緊擺上了香案,供桌,點上香燭。供桌上擺上了四盤時令鮮果,另有葷素八樣,還有酒、饅頭等祭品。
一切準備停當,大總宣佈:“祭奠儀式開始,鳴炮奏樂!”等鞭炮放完後,音樂也隨之停止。大總清了清嗓子,就像背書一樣唸了一段祭文。接著便喊張桓上前點火燒紙,行三叩九拜的大禮。然後族人按照遠近、輩分依次燒紙、行禮。大總叫張桓一一磕頭謝過。最後,又給列祖列宗燒了紙、行了跪拜禮,祭奠儀式宣告結束。
張桓到墓地時看到只有墓左邊有六棵柏樹,顯得很不對稱。這時他爬了起來,走到碑記前仔細看了看,也正如六爺所說,墓碑上右邊的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