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食參果終究長壽 孝女賦招惹是非(第5/7 頁)
人了,故以搪塞。讓我派員去查,到哪兒去找?”於是試探性地奏道:“啟稟聖上,如果這孝女真的羽化成仙了,到哪裡能尋到她的蹤跡?”武則天道:“怎麼,你也想做個滑頭官嗎?”禮部尚書連忙道:“不敢、不敢;臣領旨。”
其實他已經領會了聖上的意思:孝女成仙是假,但必須找到其人。就這個事兒也夠麻煩了,地方上找不到的人,讓京官哪裡找去?他一面直罵柳亦風沒事找事,還想糊弄朝廷,官當的不耐煩了;一面選派得力官員前往丘城查訪。
柳亦風得知訊息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怨恨自己自作聰明,畫蛇添足。說她出家不就完了,怎麼能聽那個僕人的話,在摺子裡寫她成仙了呢?本來想抬舉這位“姑奶奶”,沒能抬舉好,反而把自己“陷“了進去。但後悔也沒有用,只能聽天由命了。
禮部派來的司長官郎中李殿奎是個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而又性情隨和的官員,在京中清閒夠了,樂得到下面走一遭。他一路遊山玩水,地方官迎來送去,談起禮法來滔滔不絕,讓一些官員們如聽天書,讚歎不已。
這一天來到丘城,柳亦風早在城門三里外等候。拜見後,恭恭敬敬迎回縣衙。接著便設宴接風,那可是山珍美味,應有盡有,禮樂歌舞,百般奉迎。柳亦風開始還有些戰戰兢兢,可是看到李大人談笑風生,絲毫沒有責怪之意,才慢慢放下些心來。
一連過了三天,柳亦風陪著李郎中吃酒談“禮”,並觀看了城內各處的景點風光,可一直不見他提起正樁事兒,心中又忐忑不安起來。第四天中午正當大家酒酣之際,柳亦風實在忍不住了,壯著膽子試探道:“李大人,您這次奉聖上之命,前來敝縣巡查,可要為下官多多周旋!”
,!
李殿奎知道他是科班出身,又看他實誠過人,頗有些憐憫之心。於是問道:“你與高翠蘭是親戚吧?”柳亦風一愣,可又不敢迴避,只得答道:“確是下官賤內的親姨娘。”李大人道:“這倒沒有什麼,內舉不避親嘛,何況這又不是舉薦官員。不過——你相信你這位姨娘真的成仙了嗎?”
柳亦風嘆口氣道:“我也有些不相信哪,可這是姨娘的家僕說的,是他親眼看到的呀!”李大人道:“像這樣虛幻的事,你也當奏報聖上?”柳亦風道:“實在不應該。摺子送出去下官就覺得不妥,可後悔也來不及了。不過,下官這位姨娘確實與眾不同,她七十多歲倒像二十歲的年齡,真的有仙風道骨,這可是七鄰八村眾所周知的呀。不然------”
李大人打斷他的話,道:“這個,本官都已經查實了。還有一條,那就是光憑家僕的一句話,打發不了聖上呀?”
柳亦風聽到這裡,才知道李大人不是光來飲酒觀景的,原來他已經暗中派人查訪清楚了。但又聽不明白李郎中話中含意,只得應道:“是呀是呀,李大人運籌帷幄,請大人賜教!”李大人道:“談不到賜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一定要找到高翠蘭。”
柳亦風為難道:“下官也知道,找到她本人也就好說話了。可到哪裡去找呀?她家僕人說她羽化成仙時,曾告訴說她還會回來的,我就派差人在她家中看守,一直等了兩個多月,也不見個人影。下官恐怕時間耽擱長了,聖上怪罪,才寫個摺子呈了上去,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結果呢,還是惹出了大麻煩。”
李大人見他說的實在,也不想再為難他。道:“不要著急,本官自有道理。她即便真的成了神仙,本官也要到她的洞府去檢視一番,看她是哪路神仙。不然,無法交待呀?”柳亦風聽他說的玄乎,以為是醉話。不敢再多言,只能千恩萬謝了。
李殿奎不愧為辦事幹練而又不露聲色的官員,他一面自己在官場上敷衍,一面早已派人到高老莊查了個清清楚楚。但是他對當地百姓所說的高翠蘭“羽化成仙”,只認為是一個傳言,而且這個傳言還是從她的家僕口中傳出來的,況且還是她知道柳知縣要接她進京後家僕才說出來的,目的很顯然,那就是高翠蘭不願意進京,不要成為名人,她想以此傳言隔絕塵世的煩擾。
憑自己的感覺高翠蘭並沒走遠,而且她還不會到親戚家去住。於是又派手下到高老莊找幾個認識高翠蘭的人,發給盤纏,分別到附近各個寺廟、道觀去尋找。並囑咐他們:只要見到,不要驚動;立即回來報告,找到高翠蘭的賞銀十兩。
果然不出所料,沒有幾天,一位老鄉便在清蓮寺中發現正在打掃庭院的高翠蘭。這位老鄉看得真切,也不敢聲張,便匆匆跑回來向差官報信。訊息很快報告給李大人,李郎中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