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藝術和美,從未斷絕(4k!求推薦票,求收藏,求追讀!)(第2/3 頁)
的話,你得用信譽值去買。”
楊磊的話讓林升意識到這些藝術品的珍貴性。而這些藝術品的珍貴是有原因的。
在新紀元,如果說每個人在孩提時代都向往,而長大以後很少選擇的職業裡,藝術家一定排在前列。
個人工業主義下的藝術誕生,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折磨到最後的昇華。
“除了那些虛擬藝術品——新紀元的人們不把它認為成藝術品,現實的藝術誕生,創造所有的材料都需要由藝術家自己一人創造。”
對於藝術家而言,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一般來說,當他們想要創造出自己心中的作品時,他們得自力更生,自己從無到有的建立生產線,採集樣品,製造材料,再然後才能開始自己心中的創造。
而在他們沒有收益前,他們的這些舉動所需的材料和物品都需要花信譽值去租借,因為雖然複合體產線很多,但也不會奢侈到給沒有任何貢獻的人免費讓出一條產線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使用權——除非他曾真正創造出一件複合體認可的藝術品過。
複合體對於藝術品的認定非常簡單。
那就是倫理道德委員會觀察到這件藝術能給欣賞者帶來切實有效的觀感和益處。
“簡單的來說,那些能夠給人帶來靈感的作品,最好是讓人看了立刻能生出科研靈感產生突破的作品,會被複合體列為藝術品。”
“這麼嚴格?”
這是林升聽完楊磊敘述的第一個問題,然後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林升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真的存在那種看一眼就會讓人產生靈感突破的藝術品?”
“當然存在了,倫理道德委員會現在還在研究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他們想要批次生產‘靈感’,所以每一件被複合體認可的藝術品都是絕對的珍寶。”
當然,許多藝術家都不大認可倫理道德委員會關於藝術品的定義,但他們還是很認可複合體都認定的藝術品的。
“但是,藝術家嘛,他們一個個都充滿了叛逆的想法,用他們的話說,複合體把藝術框在範圍內讓藝術失去了自由。”
林升聽到楊磊的調侃,聯想到自己剛剛看到的那一副巨大的壁畫。
“所以他們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反抗?”
“當然,”楊磊深以為然,“你知道m-31的暱稱是什麼嗎?”
“是什麼?”
看著楊磊一臉意味深長的表情,林升忍不住控制著懸浮平臺撞向他。
“我說我說!”
避開撞過來的林升,楊磊連忙回答,不過現在意味深長的語氣中帶了點慌亂的意味:“這一層市被稱為‘藝術者之都’。”
事實證明,每個人心中都有藝術。
在m-31開始建造時,這一巨大的工程被那些藝術家視為了一次絕佳的自我展示,無數的,或者說那時幾乎全複合體的藝術家,或者喜歡藝術的人都來建設這一層市。
而在之後,隨著倫理道德委員會關於藝術的評判標準,那些藝術家們決定反抗——特別是行為藝術家。
相較於畫家、雕塑家之類的藝術家,行為藝術家幾乎可以說是被複合體判了死刑。
他們的藝術非常難以儲存。
再怎麼身臨其境的影像,也不如在現場看到那些行為時更有感觸,在感覺行為藝術和記憶行為藝術還未出現的時候,行為藝術家是受到打擊最大的,他們的很多藝術甚至可以說被剔除了藝術的行列。
“實際上,在那時新紀元的人們,包括藝術家的行列都幾乎將他們劃出了藝術的行列,比如如果當時有一個行為藝術家把自己的排洩物丟向太陽,你覺得這是一個一種藝術嗎?”
林升搖搖頭,他確實打心裡不認可那些藝術。
“直到這副壁畫出現,才可以說是為行為藝術家正了名。”
在當時的很多人看來,行為藝術家就是一群佔用社會資源的變態和瘋子,其實林升也覺得是這樣,哪怕在他所在的時代,很多行為藝術也不被大眾認可。
“所以當時,一些信譽值很高的行為藝術家聚在了一起,他們為挽救自己的藝術做出了卓絕的努力。”
對於藝術家而言,沒有什麼比看到自己心中的藝術走向死亡更讓他們難受了。
感覺行為藝術的先驅—屈覺甚至放棄了在倫理道德委員會的重要職位,他和當時很多著名的行為藝術家先是開除了許多行為藝術家的名頭,然後號召所有行為藝術者為挽救他們的藝術而做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