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整章透露出倆字:貧窮。(第3/3 頁)
友......
這倒是讓心夏感到非常的不好意思。
的虧夏小語回來的早,畢竟心夏每日附身的時間只有一小時。
回答從容不失幽默,並表明自己熱愛學習目前聽爸爸的話無心戀愛。
談吐大方自然給人親切之感,順帶透過酒局飯桌將之前自己的第三篇論文的設想《多震源混採資料正則化偏移成像方法研究》表達了出來並表明倘若實驗成功一切成就都可以無條件贈與研究所。
雖然此前已經是透過魏和諧遞交給了金陵大學,但實際上金陵大學並沒有地震一類的專門學科,充其量也就是地下結構工程及地質災害方面的專業,是否能得到重視夏小語並不是非常看好,只是希望能透過這份粗略的研究當作是敲門磚,提前在金陵大學前露個臉。
沒想到一切都還沒開始,轉眼就來到了這邊的中亞地震研究所,手機還被沒收了也不知魏老師那邊的進展如何?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是不是忘記了什麼事情?
“瞎胡鬧!”孫院士低聲訓斥了一句,“你自己的靈感你自己負責,要是真成了帶來的榮譽那也是你個人的。”
“那怎麼行,沒有您們的指點...”
孫院士打了個酒嗝,拍了下桌子打斷說道:“行不行我說了算,資料我讓小王配合你,成像技術這塊在我面前我說一誰敢說二?你的想法很好,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深入研究地殼地質的變動,拋開一萬步講,甚至用來探測地底埋了什麼東西問題也不會很大,從某個方面講,你手上最少救了兩位數的人命。如果真覺得我幫了你的忙,沒必要透過這種形式來還人情。”
坐旁邊默默吃飯的小王突然抬起頭,對著夏小語微笑的點點頭。
一篇理論應用而已,雖然造成的響應也不小,但到了孫志斌這種程度早就不稀罕了,他更多的是想給這個養育了自己的國家,給自己深愛的事業留下些什麼。
說實話,在如今的科研界地震學已經找不到多少值得稱頌的科研成果了,而且在這些年輕人的腦海裡面,這些非利益性科學成果已經成為了浮雲,這樣的科研成果根本無法對他們產生任何觸動。
哪怕是現如今中亞地震研究所所依靠的經費還吃著當年成果衍生出的紅利,這就是現代化科研和“古董商”的巨大區別。
不過現在看到夏小語,孫志斌又重新燃起了一點希望,這丫頭的靈感是不錯,但是她的思路太過於單純,不懂得迂迴曲折的技巧,也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地震災難,就想著把地震當成是一項偉大的研究成果來做,但卻忽略了其實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複雜得多。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給你個建議吧。
“小語,你的想法是不錯,但是在現代科學發達的環境下,地震災害依舊是永恆不滅的存在,你現在要做的是研究地表的土壤、物質結構、溫度等等因素,然後從這些細微的變化來推匯出地震原因。“孫志斌一臉嚴肅的說道:“而且你的研究成果雖然有一定價值,但是在目前的條件之下你並不具備足夠的資金去實施這項科學計劃,你的想法雖然不錯,但是目的卻太過於單純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