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誤桃源·知足樂》(第1/2 頁)
寒冬的午後,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懶洋洋地灑在街頭的茶館裡。李小白和杜之甫相對而坐,桌上的茶水冒著嫋嫋熱氣,卻驅散不了兩人心頭的陰霾。
李小白眉頭緊鎖,望著窗外行人匆匆,緩緩開口道:“之甫啊,你看這如今的世道,真是讓人憂心。樓市低迷得厲害,多少人傾盡家財買的房子,如今都在賠錢,那可都是一輩子的心血啊。”杜之甫微微點頭,滿臉苦澀:“是啊,小白。樓市如此,股市更是讓人揪心。行情不穩,進去的人大多是少賺多賠,多少人的財富就這樣如流水般逝去。”
李小白輕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這還只是一方面,人情冷暖更是讓人寒心。往日稱兄道弟之人,如今見你落魄,便避之不及,真真是人走茶涼。”杜之甫端起茶杯,卻未飲,只是看著那漂浮的茶葉:“世態炎涼,自古皆然。只是當自己親身經歷,才知其中滋味。”
兩人陷入了沉默,茶館裡的嘈雜聲彷彿離他們遠去,只有那若有若無的茶香縈繞。許久,杜之甫放下茶杯,打破了沉默:“小白,我們在這塵世中沉浮,總是被這些外在的東西所困擾,慾望驅使著我們不斷追逐,卻不知何時是個盡頭。”李小白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你說得對,之甫。我們就像陷入了一個慾望的旋渦,無法自拔。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慾海若無盡,負累自纏身。不知足貪嗔,性沉淪。’”
杜之甫微微皺眉,問道:“此句甚妙,是何意?”李小白解釋道:“你看,這慾望就如同大海一般,似乎沒有盡頭。我們一旦陷入其中,就會被無盡的負擔纏繞。若是不知滿足,被貪念和嗔怒所控制,我們的心性就會逐漸沉淪。就像樓市、股市中的人,因著貪念,想獲取更多財富,結果卻被其所累,迷失了自我。”
杜之甫聽後,若有所思:“確實如此,那我們該如何擺脫這慾望的束縛呢?”李小白笑道:“古人云:‘治貪有良藥,知福是心根。莫把物華論,善存真。’知足知福便是剋制貪慾的良方啊。我們不能總是盯著那些物質的繁華,而應該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福氣。同時,要讓善良存於心中,不被世俗的物慾所汙染。”
杜之甫點頭稱讚:“妙啊!這世間之人,往往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更高的地位,而忽略了身邊的幸福。就像那些在名利場中爭得頭破血流之人,卻不知真正的幸福就在身邊。”李小白又道:“是啊,我們還要學會看淡身外之物,不與人爭名逐利。‘看淡外身物,不爭春。做人良善守,算無存。’我們應堅守善良的品質,拋棄那些算計之心,如此才能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
杜之甫深有感觸:“在這人情冷暖的世間,善良愈發顯得珍貴。那些因利益而算計他人之人,最終也會被利益所反噬。我們當以善為本,不為世俗所動。”李小白端起茶杯,輕抿一口:“還有啊,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去。這時候,我們要能夠放下執念,珍惜當下。‘失時能釋念,惜今辰。此心常滿足,樂無垠。’只要我們內心常常保持滿足,快樂便會無窮無盡。”
兩人正說著,話題便轉到了詩詞上。杜之甫問道:“小白,你說的這些話,讓我想起了一種詞牌,感覺和我們討論的內容很契合,你可知是哪個詞牌?”李小白微微一笑:“我猜你說的是《誤桃源》吧。”杜之甫好奇地問:“正是,你為何會猜是這個詞牌?它有什麼由來和意義呢?”
李小白放下茶杯,開始講述:“《誤桃源》這個詞牌啊,雖不如一些常見詞牌那樣廣為人知,但也有其獨特之處。它的起源已有些模糊,似在陶公之桃花源之後,但從其格律和韻味來看,有一種古樸自然的味道。這詞牌可以用來表達對人生的誤悟和覺醒,就像我們今天對塵世慾望的反思一樣。它的韻律節奏能很好地承載我們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杜之甫點頭道:“原來如此,那我們不妨以《誤桃源》為詞牌,將我們今日的討論記錄下來,也算是一種對生活的總結。”李小白贊同道:“好主意!”說罷,兩人便開始構思。
不多時,兩人邊吟邊寫下《誤桃源·知足樂》:
慾海若無盡,負累自纏身。
不知足貪嗔,性沉淪。
治貪有良藥,知福是心根。
莫把物華論,善存真。
看淡外身物,不爭春。
做人良善守,算無存。
失時能釋念,惜今辰。
此心常滿足,樂無垠。”
寫完這首,兩人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李小白看著紙上的詞句,說道:“這首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