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sp)(第1/4 頁)
</dt>
&esp;&esp;灣區創業氛圍濃厚,乍一聽高大上的專案當真無數,好像隨便投一個就能發財。
&esp;&esp;管文蓁擔心陸照淵被人矇騙,跟著他東跑西顛地約談創始人,參加投資活動,發現陸照淵行事謹慎,錢袋子捂得甚牢。
&esp;&esp;他在私募和風投摸過魚,果真是眼界高了,一般的專案根本不放在眼裡,對創始人也十分挑剔,非要人家“all”不可。
&esp;&esp;管文蓁覺得荒謬:“你自己也是學生,要按這種心態,完全投入創始人也看不上你。”
&esp;&esp;陸照淵坦言:“看不上我才是聰明人。學生創業十有八九都要完,要麼造人設圈錢,要麼給簡歷添光,所以我說比起創業,更想投資。”
&esp;&esp;可是話說回來,能將剛唸完大二的學生視為潛在投資人的創業者,從各種意義上讓人覺得蠻微妙——真不是騙學生零花錢?管文蓁懷疑他們人品有問題。
&esp;&esp;折騰一個星期,除了過量咖啡因外一無所獲,陸照淵逐漸煩躁,說紐約也是如此,哪裡都一樣,高階專案只在高階圈子流動,想要躋身高階圈子,必須在想法,資歷,學歷,出身中佔兩樣以上才好,而他沒有出類拔萃的想法,資歷尚淺,雖有一些名校光環,但才大二,至於出身,陸書年認為他沒到可以拋頭露面的氣候,嚴禁他搬出自家公司唬人。
&esp;&esp;末了得出結論:“想要自己做點什麼事實在太難。”
&esp;&esp;管文蓁見他喪氣,提議道:“要不找小陸總想想辦法?”
&esp;&esp;陸照淵苦笑:“求他又成了他的本事。”
&esp;&esp;轉眼到七月份,陸照淵就“真香”了。
&esp;&esp;陸呈錦有位校友在高校任教,準備做個生物科技的專案,說定幾個校友將pre-seed湊出來,問陸照淵有沒有興趣。
&esp;&esp;陸照淵當然有興趣,跟投之後就在這家初創企業幫忙,把創業初期的流程走過一遍。
&esp;&esp;兩個月過去,等管文蓁從東城飛舊金山,驚覺時移世異,她的朋友變得不一樣。
&esp;&esp;從前他們叄個一起吃飯,常是她和陸照淵你來我往地說笑話,哥哥以長輩自居,多數時保持沉默。
&esp;&esp;現在竟然是陸照淵和哥哥談笑風生,她插不上話。
&esp;&esp;他們討論rsu和option,討論企業報稅,討論招聘海外合同工和本土員工……陸照淵已經作為企業元老在帶新人了!
&esp;&esp;管文蓁恍惚回到高一奧賽培訓,自己每個字都聽得明白,但不知所云。
&esp;&esp;或者她小時候跟程寧外出應酬,大人聊政軍經史,就算聽懂,也跟她沒有關係。
&esp;&esp;大人的應酬是泛泛而談,是假大空的場面話,陸照淵和哥哥的討論卻非常實際,是他們真正在著手的事情。
&esp;&esp;陸照淵在做事情。
&esp;&esp;而我什麼都沒做。
&esp;&esp;管文蓁卷王的靈魂惶恐不安,覺得自己虛度一個假期,儘管她暑假並沒有閒著。
&esp;&esp;彼時地產行業還欣欣向榮,她面試一家龍頭企業,和兩名研究生一齊入職投融資部門,部門領導認為她是個人才,力邀她明年再來。
&esp;&esp;管文蓁十分感動,但在心裡拒絕。
&esp;&esp;她以為企業做決策的順序是員工做可研投研,分析出這個專案有利可圖,向上彙報,再由領導決定是否推進專案。
&esp;&esp;不料這家地產的決策模式自上而下,領導們已知某專案有利可圖,各方疏通關係,做完一切決定後,員工做些ppt出來應個景。
&esp;&esp;怎麼是這樣呢!管文蓁回家瘋狂吐槽,說我看這公司遲早要完,又懷疑人生,周總從哪看出我有才華,我完全沒有機會展現我的才華啊?
&esp;&esp;程寧和管升龍對望一眼,心照不宣,認為女兒獲得欣賞的“才華”盡在臉龐身段——一個實習生,把人家公司拋頭露面的活動參加遍了,可見“才華”橫溢,得領導青眼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