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宇宙研討會(第2/2 頁)
著在這會議又宣佈了一個好訊息,由caia釋出的,他們用16億顆恆星的精確天體測量資料,也就是用1%的銀河系恆星構建了一個無比精彩的宇宙家園的藍圖。
威滕教授在討論對張衝志說:“這些資料釋出的重要性很大,是天體學的基礎,毫不誇張地說,這改變的是整個天體物理學的面貌,和後面一代人對於守宙的理解。”
會上還發布了關於銀河系內部銀暈巨大的Gaia-Enceladus結構的發現,印證了我們的銀河系家園在百億年前經歷的動盪:
銀盤垂直方向相空間(Z-V-Z)旋渦結構的發現,揭示了銀河系目前仍不停地和周圍的小星系進行“互動”。
這些觀測進一步顯示,象太陽系這樣單一恆星的系統在銀河系是特殊的表現,大部分的恆星系統是雙恆星、三恆星甚至多恆星系統,在這樣的系統中,行星難以存在,就是存在軌道也不穩定,難以保證行星氣候的穩定。
這對人類尋找地外文明又敲了一悶棍,外星人發現之路又遠了一些,依靠現在的航天技術來看,這項發現基本得排到數百年後,甚至數千年後了。
在會上,京都大學kavli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所蘇東勃教授領導的觀測小組,釋出了關於利用GRAVItY的觀測成果。
他們完成了銀河系中心超大黑洞周圍恆星非常接近最後穩定軌道的超精確觀測,獵戶座大星雲內大質量恆星形成區中,大質量年輕恆星雙星比例的準確測量和恆星微引力透鏡成像的首次分辨觀測等成果顯著。
證明了巨鏡+干涉儀的究級觀測能力,這已經接近了地面近紅外觀測的極限。……
透過參加這次會議,使張衝志大開眼界,知道了各種光學、射電、大型射電干涉觀測手段,這些儀器讓人類擁有“聆聽”宇宙的能力,還代表天文界將迎接大資料的挑戰。
例如在南非戈壁深處的大型射電干涉陣列,在900兆赫茲和1670兆赫茲這兩個頻段上工作,每秒中就會獲得275Gb的資料。
學術交流讓人收益巨大,張衝志和黑星只要有足夠的資料,就能分析出比別人多的多的資訊,因此這次會議讓張衝志看向宇宙深處的目光比以前遙遠了許多。
當16億顆恆星的天體資料輸入黑星,當它立體顯現出來時,讓張衝志的心都在顫抖,他真想將它拍下來與人共享,可這是不可能的,條件不允許,只有自己獨覽了!
新人登入,每日穩定更新三章,6000+,求支援、收藏、推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