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論功行賞(第1/2 頁)
《大周帝國太祖本紀》記載:
廣德二年中秋,大周帝國:
滅納國,得其地82萬平方公里,得其民近300萬人。
滅博茨國,得其地58萬平方公里,得其民240餘萬人。
滅津韋國,得其地39萬平方公里,得其民1500餘萬人。
滅莫克國,得其地80萬平方公里,得其民3300餘人萬。
滅萊國,得其地3萬平方公里,得其民300餘萬人。
收蘭國,得其地2萬平方公里,得其民120餘萬人。
滅馬國,得其地12萬平方公里,得其民2000餘萬人。
滅贊國,得其地75萬平方公里,得其民2000餘萬人。
攻略非國,奪其地94萬平方公里,得其民4700餘萬。
攻略坦國,奪其地40萬平方公里,得其民1500餘萬人。
攻略剛國,奪其地14萬平方公里,得其民400餘萬人。
攻略安國,奪其地62萬平方公里,得其民1300餘萬人。
滅7國,收1國,分4國!
得土地550餘萬平方公里!(世界第八)
納12國1億7千7百萬人口,加神州300餘萬人,共1億8千萬人口!
......
大周帝國廣德二年,8月20。
在一個多月前,湯木剛剛迎接了他第二個兒子湯正的誕生。
在過完中秋節後,湯木帶著羅蘭,召集了一幫老兄弟們,來到了原非國525公路旁邊的小山包上。
三年前,湯木,石高樓,張興河等16人,就是在這裡成立了大澤鄉協會。
這次在小山頭上開會的,共有84人。
此時的小山包,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在山頭上,樹立了起了一個金光燦燦的湯木雕像(真是用黃金造的)!而這個小山頭兒,也被稱為興國山!
山頭上保留了,據說是湯木為救張興河而圍的火塘。
84人,就這麼圍著山頭兒,排排坐,等著分果果!
“兄弟們,三年前,怎麼樣都不會想到,我們能打下這麼大的疆域,統治這麼多的人口!”湯木的開場白,讓所有參會的人員會心一笑,無比自豪。
接著湯木說道:“為了打下我們的江山,51萬7千多兄弟,躺在了這片土地上!
就像我們華夏的土地一樣——埋葬的,不是我們的祖先,就是我們祖先的敵人!
以後,我們守住了這片江山,我們的子孫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若干年後,他們也可以很自豪的對著世人說道——這片土地上埋葬著,我的祖先和我祖先的敵人!”
此時,是傍晚時分。湯木的目光從一位位兄弟的臉龐上掠過——有激動興奮的,有沉思的......
此時的湯木,已經不會用高調講話了,他的聲音低沉而緩慢:“兄弟們,江山我們已經打下來了,基礎也算是紮實。至於守住江山,萬世永固。就全靠兄弟們團結協作,大家一起經營了。”
參會的兄弟們,都知道重頭戲來了!
......
《大周帝國太祖本紀》記載。
廣德二年8月20,太祖在興國山大封功臣!
5位柱國大將軍!
柱國大將軍石高樓,領大周帝國軍機省右都督。封魏王,建魏國在大魯阿哈河以南,鎮守北疆,東西長近1000km,南北約10km,總面積約8300多平方公里。大魯阿哈河改名為石河,原非國德班港更名為高樓港。
柱國大將軍張福元,領大周帝國軍機省左都督。封齊王,建齊國在魯伏馬河兩岸約6200平方公里。魯伏馬河改名為張河,原津韋國首都哈拉雷更名為福元市。
柱國大將軍劉春陽,領大周帝國軍機省副都督,封蜀王,建蜀國在坦葛尼喀湖沿岸約7300平方公里。原納國鯨灣港更名為春陽港。
柱國大將軍楊德廣,領大周帝國軍機省副都督。封楊王,建楊國在庫內內河上游河段300km,面積約5800平方公里。庫內內河改名為楊河。
柱國大將軍肖明,領大周帝國軍機省副都督。封梁王,建梁國在,原非國東南部港口愛德華港附近,面積5600平方公里,愛德華港更名為肖明港。
......
十位大將軍。
大將軍周雲鵬,封雲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