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湯木的底氣(第2/3 頁)
就基本完成了全產業鏈的工業生產。
在西北部山區和奈米比亞中部山脈,
辛巴威和莫三比克邊境地區,
南非約翰內斯堡地區,
奧蘭治河以北地區。
湯木建立起了四大工業區。
這些工業區建的極為分散,大部分生產工廠只能稱之為生產作坊。建立在山洞和地下!
至於說產能,嗯,只能達到1953年時東大的產能。即便是這樣,對大周帝國來說也已經夠用了。
半個多月的巡視後,湯木回到了中京。
隨後,透過作戰終端和大周帝國論政App。向大周帝國公民,進行了產能通報,以提振國民士氣!
“首先是,我們帝國的兵工廠和汽車生產廠。已經能夠生產八輪兒全地形車,產量,每個月能生產1000多輛。
我們每個月,已經能生產出200餘門122榴彈炮,和超過10萬發炮彈。
我們每個月,也能生產出200門122多管裝火箭炮,和超過10萬發炮彈。
以這兩種火炮為基礎,我們大周帝國的火力攻擊手段,已經基本上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另外,我們的航空工業。已經可以實現生產三座版旋翼機和五座版越野小飛機。產量,每個月能生產個200多架。
重點是,我們每個月,可以生產1000多架航程1000多公里的大型無人機!
火藥產量,我們每個月能生產超過10萬噸!
......
再有一年,我們的產量可以翻倍!
明年年底,我們將實施大反攻!儘量在明年年底結束戰爭,讓兄弟們都可以享受我們奮鬥而來的美好生活!”
......
廣德二年元旦。
大周帝國在中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慶祝帝國成立一週年!同時冊封剛滿週歲的湯成為大周帝國太子。
此時的中京,已經不在原來的哈博羅內城區。
而是在哈博羅內西南方向十多公里。那裡原來有一個巨大的水庫,地面也算平坦。
湯木用一年時間,在那個裡建成了一個10kmx10km的古典式城市。
首先是城牆,底座高度5m,頂寬20m,按高速公路標準進行建造。也可以當做臨時機場使用。
城區內規劃有九座大學——涵蓋,師範大學,理工大學,漢語大學,農業大學,醫藥大學,軍政大學,政法大學,工商大學,文藝大學。
同時擁有大周帝國皇宮,元勳府,中央政府,司法機構,議會,以及各軍事機構。
整個中京會將是大周帝國的行政和文化中心。
當然,此時的中京,所有建築都只是完成了地基和地下工程。上部建築得等戰爭結束後再進行施工。
大周帝國的第二次閱兵,規模宏大——同樣是36個徒步方隊,但是武器裝備方陣也增加到了36個,空中編隊為24個。
在閱兵前,湯木對手下的兄弟們,進行了一次大授銜。
石高樓因為指揮了德班戰役,作為整個東部方面的總指揮,戰功極其著重,晉升為大周帝國柱國大將軍!
張福元,周雲鵬,肖明,劉春陽晉升為強者軍團大將軍。
另有楊濤,楊德廣,潘成等人晉升為上將軍。
爵位方面。潘成,陳星宇,王林等八人,晉升為一字國王。
羅顯峰等14人晉升為郡王。
公爵數量更是提到了123人。
侯爵人數已經突破了1萬人。
新年過後,大周帝國又進行了軍事改制和擴充。
團級單位編制不變,還是1200人。
團以上設旅,一個旅轄制三個步兵團,配屬炮兵指揮部、後勤指揮部以及航空兼防空指揮部,總兵力為5000人。
旅級以上直接是軍級單位,一個軍轄制,一個軍部,一個師部,四個步兵旅,一個炮兵指揮部,一個後勤指揮部,一個航空兼防空指揮部,總兵力為3萬人。
整個大洲帝國強者軍團,編制為25個步兵軍75萬人。
警衛師,教導一師,教導二師,三個師整編為大周帝國禁衛兵團,該兵團擁有十個步兵旅,一個炮兵旅,一個航空兼防空旅,兩個後勤旅和一個工程旅,總兵力為8萬人。
再加上東北,西北,西南三支警備軍。以及海軍和空軍部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