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張林的選擇(第1/3 頁)
張林,身為一名醫者,始終銘記著學醫的初衷——救死扶傷。然而此時此刻,他卻被眾人嚴密地護在了大後方,這令他感到渾身都不自在。特別是當他看到眾人正在前方與那令人畏懼的王上激烈對抗時,內心更是充滿了不安和自責。
在張林看來,眾人之所以如此奮不顧身地與王上抗爭,皆是因他而起。儘管蜀王等人的真實意圖並不僅僅是為了張林那麼簡單,畢竟王上的出現已經打破了這方世界的平衡,身為上位者,怎麼會容許他人動自己的蛋糕?
況且,即便蜀王是為了他,那秦王呢?桂王呢?但在張林單純的思維裡,一切都是為了他。倘若沒有他的出現,也許整個蒼皇大陸將會一直保持著那份寧靜祥和。
不必追問張林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念頭。自從他踏入這片神秘的蒼皇大陸以來,雖也曾目睹過世間的種種邪惡與不公,但總體而言,人們的生活還算得上安逸。可就在他成功治癒了姑父趙城主的傷勢,並展現出能夠救治他人的卓越能力之後,一場場意想不到的紛爭如潮水般洶湧而來。
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古詩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張林此刻的心境。在他的內心深處,自覺彷彿成為了那顆引發無數波瀾的塵埃,給原本平靜的世界帶來了無盡的紛擾。
有時候,人的心性就如同那瞬息萬變的風雲一般難以捉摸,執拗往往就在那麼一瞬間生根發芽。自張林腦海中浮現那個念頭起,一股猶如排山倒海般沉重的負罪感便如潮水般洶湧而至,將他緊緊包圍起來。
不出意外的,意外發生了......
張林竟然不見了!
正當蜀王派遣使者前來給張林傳遞最新的戰況訊息時,卻發現張林已不知所蹤。更讓人驚訝的是,與張林一同失蹤的,還有戰天、趙老以及東方至尊。
當蜀王得知這一訊息後,不禁無奈地伸出手輕輕揉了揉自己緊皺的額頭。心中暗自思忖:“張林這般行事衝動也就罷了,可為何連一向穩重睿智的趙老和東方至尊都要陪著他如此肆意妄為呢?”
然而,轉念一想,畢竟有趙老和東方至尊相伴左右,以他們幾人的能耐,即便面對王上親自動手,想必也能夠安然無恙地全身而退吧。想到此處,蜀王稍稍放下心來,決定暫且不去理會他們的去向。
緊接著,蜀王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手中那份來自前線的緊急戰報之上。此次戰役的關鍵在於實施調虎離山之計,如今計劃已然奏效,王上所率領的大軍已被成功調離至桂地,如此一來,秦地的防守力量自然變得薄弱不堪。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眼下正是一舉突破秦地防線的絕佳時機!
於是,蜀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親率大軍征討秦地。因為即便拿不回全部的秦地,但只要能夠出其不意地奪回秦地那片山嶺區域,那麼對於整個蜀地的北部而言,將會構建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從而讓這片土地變得易守難攻。如此一來,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的戰事佈局,都將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當蜀王身披重甲手持利刃來到前廳時,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只見秦王已然率領著自己麾下的精兵強將嚴陣以待,不僅如此,齊王以及他府上那些客卿王爺們也赫然在列。然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端坐在首位的竟然是他的妻子——王妃心茹。
見到此情此景,蜀王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愕,他三步並作兩步匆忙走上前去,剛想要開口說些什麼,卻被蜀王妃輕輕一揮玉手給制止住了。
只聽得蜀王妃從容不迫地說道:“夫君莫急,此次出征秦地之行,就交由妾身代勞吧。您身為蜀王,應當穩坐於蜀王府內統籌大局。雖說桂地並非我們當前的首要目標,但倘若有機可乘,順勢將其收入囊中倒也是美事一樁。至於這秦地嘛,據我方探子回報,如今他們的防守頗為鬆懈。況且有秦王和齊王與妾身一同前往,想必此行必定馬到成功,您無需為此擔憂。”
話雖如此,但蜀王心中的憂慮又怎能輕易消除呢?他眉頭緊鎖,目光凝重地凝視著遠方,彷彿那未知的戰局正一點點展現在他的眼前。而就在此刻,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打破了短暫的沉寂。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妤欣郡主英姿颯爽地騎著一匹雪白駿馬,身後緊跟著她的七名貼身丫鬟,她們皆身著戎裝,如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疾馳而來。
待到近前,妤欣郡主勒住韁繩,駿馬長嘶一聲,穩穩停在了原地。她身手敏捷地下馬,然後徑直走向她的母親。只見她緊緊拉住母親的手,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