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皇帝皇后盡孝守靈(第2/2 頁)
淵侍見,一直沒有生育子女。
長孫皇后說:“當年我為秦王妃,進出後宮得到薛婕妤娘娘許多關照。她知書達禮,博學多才,是女中佼佼者。留她在後宮為晉王雉奴兒的啟蒙之師,可行嗎?”
唐皇世民說:“好哇,薛婕妤兄弟薛收,與我共事軍旅,文詠經略,言辭敏捷。可惜英年不繼,三十三歲而病逝。薛收若在,當授中書令之職。薛婕妤留在後宮為晉王啟蒙之師,男人不便進入後宮,這是正當理由,不勞哪些諫臣嘮叨。封薛婕妤為太妃,可以自主進出後宮。”
五月初六日起為高祖皇帝守靈盡孝,父子悲情加夜間風寒,導致唐皇世民身體虧虛,疾病纏身。長孫皇后衣不解帶日夜服侍唐皇世民,直至來年正月初三,唐皇世民開始親理朝政。
其間,唐皇世民勸皇后,你如此日夜操勞,自己身子虛弱,讓其他妃嬪娘娘們輪換侍奉。
長孫皇后說:“陛下,此事不能糊塗,正因為身子虛弱,沒有激情慾念,正適時宜。其他妃嬪侍奉陛下,有三不宜。一不宜,妃嬪沒有資格為太上皇守孝靈堂。
二不宜,妃嬪們長久不曾陪寢房事,孤獨寂寞之時面面相覷,難免激情賁發,褻瀆先祖神靈,罪莫大矣。
三不宜,即使選某個人生性淡泊,能夠自律,自我節制的女人侍奉皇上。諸多妃嬪,眾怨難平,繼而集眾怨於一身,節制自律的好女人,反而成了捱打的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反而害了她。不如我親身勞累侍奉陛下,家和萬事興,後宮安寧社稷穩。”
唐皇世民聽了皇后此言,讚道:“好,家和萬事興,宮寧社稷安。古人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皇后賢明。”
從五月初六日守靈起,至來年正月唐皇世民疾病癒痊,長孫皇后勞心積慮,積痾成疾。長孫皇后說:“陛下,我這病軀久治不愈,日漸見重,怕是捱不過去了。”
“冬寒已過,春天陽氣漸升,喘咳疾症會好的。”
長孫皇后搖搖頭說:“自個兒病自個兒曉得。世人說,痰中見紅絲,神仙無奈時。捱不到明年了。陛下,我有三事放不心。”
唐皇世民牽起皇后的手說:“哎呦呦,在臣民面前是皇帝皇后,進了寢宮就是平常的夫與妻,談點家事何必稱呼陛下。”
長孫皇后長嘆一聲說:“多稱呼你幾聲陛下,只因我的歲月不多了。今朝說的是家事,更是國事。一者,咱內疚,以不擇之法取得皇位,必須要做到民殷國強,比肩周漢,創偉世功業,將功補過。
其次,漢高祖劉邦的呂皇后,為呂氏家族大封王侯,權貴傾天,最終呂氏被滅滿門。我的孃家人,慎勿處之權要。只宜榮享富貴,不宜執掌威權。
另外有一要事陛下謹記,晉王雉奴兒今年虛齡九歲,生性仁慈聰慧,薛太妃教導雉奴習文書字,臨帖楷書有模有樣。他若是庶出的王子,封個王侯可享榮華富貴。可他是嫡出皇子,歷代嫡出皇子多是相互傾軋,後果難料。”
“晉王雉奴已封幷州大都督,李世積作為雉奴的長史,定會悉心護持晉王雉奴,不會辜負咱倆原先的託付。”
“詔李世積進京,我近來想見見他。”長孫皇后思想再一次託付雉奴。
“荊州都督武士彠病逝,李世積受詔主持武士彠葬禮,事畢之後會來京城述職。”
長孫皇后說:“妾身與李世積有約,一年四季,每季都要來京城向晉王雉奴述職,也該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