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南華海洋聯合王國(第1/2 頁)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那些窮兇極惡的小鬼子早已磨刀霍霍,迫不及待地準備踏上南下之路,妄圖打通那所謂的陸上進攻東南亞的通道。而此時的張育清,他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除了要日夜不停地給周衛國以及大哥張育清精心運送著至關重要的彈藥之外,他還肩負著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收攏那些流離失所的流民。這些流民如同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在亂世之中苦苦掙扎求生。張育清深知,只有將他們收攏起來,組織成一支有生力量,才能為接下來的行動做好充分準備。
與此同時,歐洲大地正陷入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眾多小國猶如被狂風席捲的落葉,紛紛相繼滅亡。在這動盪不安的局勢下,張育清麾下的員嶠國部隊卻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決斷。他們分兵多路,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寶劍,迅速而精準地插入敵人的防線。先後佔領了加里曼、蘇門答臘、爪哇、怒沙登和東帝汶群島等廣袤的土地。一波接一波的攻勢之下,竟然佔領了大大小小多達兩千多個島嶼。這片廣闊的海域瞬間成為了南華國的勢力範圍,其輝煌戰績令人驚歎不已。
幸運的是,這片地區擁有大量的華僑。他們身在異國他鄉,卻始終心繫祖國。張育清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果斷採取行動,大力提高華僑的地位,讓熟悉當地情況的華僑來幫忙統治地方,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並非身處異鄉的陌生人,而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之一。隨著華僑地位的提升,整個統治區域彷彿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穩定力量,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安寧。
然而,張育清並未滿足於此。他深知,要想真正穩固這片佔領區域,僅僅依靠武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他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大陸南方那片戰亂不休的區域,大規模地移民 1000 萬的百姓。這些百姓們懷著對新生活的嚮往,背井離鄉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他們與當地的華僑攜手並肩,共同努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融合與發展,終於使得佔領區域內的華人數量佔據了多數,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從此,這片曾經混亂不堪的土地,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了員嶠國堅實的後方基地,為後續的戰略行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這個時候,南華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就體現出來了。開始對華人住居的社群,修建房屋和道路,設立學校,開辦工廠,發展種植業。成立地方守備部隊,組織新遷移過來的居民,實行民兵訓練,這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當地的治安穩定。
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新的城區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彷彿是大地母親孕育出的全新生命。國內的主幹公路宛如蜿蜒的巨龍,在大地上延伸向遠方;鐵路則如同靈動的銀蛇,穿梭于山川之間,它們就像堅實的血脈,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生機與活力。而在那些主要島嶼之上,繁忙的建設場景令人目不暇接,港口碼頭猶如巨人的手臂,伸向無垠的海洋,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機場則像是展翅欲飛的雄鷹,隨時準備承載著人們的夢想飛向天空。
隨著國土面積的不斷拓展,原有的“南華國”這個名字似乎已經無法準確地涵蓋這片遼闊的疆域。張育清當機立斷,決定將其改名為“南華海洋聯合王國”,簡稱南華國,這個嶄新的名字象徵著國家邁向新的征程,開啟了一段輝煌的歷史篇章。
陸軍的擴軍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那一支支英勇無畏的部隊如鋼鐵洪流般匯聚在一起,人數迅速膨脹至 200 萬人之多。他們身著整齊的軍裝,手持精良的武器,彷彿是守護國家的鋼鐵長城,時刻準備著應對任何可能的挑戰。空軍的兵力也如火箭般飆升,80 萬名飛行員駕駛著先進的戰機,在空中編織起一張嚴密的防禦網。他們的身影在藍天中穿梭往來,展現出無比的威嚴和力量。而海軍更是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120 萬名海軍將士們駕馭著龐大的戰艦,馳騁在浩瀚的海洋之上。他們的目光堅定而深邃,心中充滿了對祖國海洋權益的扞衛之情。
定海號航母作為海軍的核心力量,始終處於緊張的演習演練之中。每一次的演練都是對其效能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全體官兵的一次磨礪。透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改進。這些改進就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航母的身上,使其變得更加完美。
終於,改進型的航母——遠海號橫空出世。這是一艘凝聚了無數智慧和汗水的鉅艦,它的誕生標誌著國家海軍實力的又一次飛躍。此次,一次性在藍田界開工建造三艘這樣的鉅艦,分別是遠海號、遠洋號和遠航號。
它們猶如三顆閃耀的星辰,懸掛在浩瀚的星空之下。這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