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都市言情 > 抗戰:開局南洋建國 > 第55章 青丘崮兵工廠投產

第55章 青丘崮兵工廠投產(第1/2 頁)

目錄
最新都市言情小說: 河西河東中了十個億以後你比冬天先到不做渣男[快穿]神豪返現系統,校花覺得我進步了神眼鑑寶,暴富不過分吧重生86:契約土狗,承包興安嶺殺死那個傲嬌女心靈解碼者光焰斬龍淵有了金手指,我就掙點小錢錢美少女們都想要和我簽訂同心契!慢慢長大的少年校花為我生娃,畢業繼承億萬家產炮灰女配拐走了天之驕子(穿書)是哥們,是妻子,是母親,是偽娘什麼?這家寵獸店內有龍!娛樂:我是無辜的醫生說我胃不好文娛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修武神陸

張育清再一次來到了沂蒙山的青丘崮之中,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建設,現在已經有了小鎮的雛形。他站在山腳下,目光順著山勢向上望去,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他沿著山路緩緩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筆直而寬闊的中心公路,宛如一條巨龍蜿蜒在山間。這條公路不僅連線著各個區域,更是整個小鎮的交通要道。張育清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既然在甘泉峽谷和石泉峽谷都有這樣的公路,那為何不將它們連線起來呢?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絡,還能促進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想到此處,張育清的心情愈發激動,彷彿看到了未來繁榮昌盛的景象。他加快腳步,朝著山上走去。當他來到山頂時,眼前的景色讓他不禁為之震撼。只見一座宏偉壯觀的樓閣矗立在那裡,金碧輝煌,氣勢磅礴。這座樓閣名為"望蓬萊",裡面供奉著太上老君。張育清走進樓閣,虔誠地向太上老君鞠躬行禮,心中默默祈禱著保佑這片土地平安順遂、風調雨順。

接著,張育清又去檢視了其他建設工程。無論是兵工廠的廠房,還是各類基礎設施,都已經基本完工。他對這些成果表示非常滿意,並鼓勵大家繼續努力,把剩下的收尾工作做好。最後,他站在山頂俯瞰整個小鎮,心中充滿了期待。相信不久之後,這個曾經荒蕪的地方將會變成一片繁華熱鬧的城鎮。

這裡山高路遠林深,地勢複雜且易守難攻,可以有效地阻擋小鬼子的入侵,但同時這也意味著運輸物資會變得十分困難。如果每次都依靠張育清親自運送物資,那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他開始對整片大山的地形進行詳細勘察,並最終找到了一條合適的路線。這條路線不僅能夠縮短運輸距離,還能避開一些險峻的山峰和茂密的森林。接下來,張育清計劃修建一條索道,將山下與山上連線起來,以便日後人員和物資的進出更加便捷。

索道的終點選在了青丘崮上的一個懸崖邊,這個位置視野開闊,易於觀察周圍情況。而則定在了山下的一個河谷中,這裡水流湍急,具有較大的落差。後期,他們還可以在此處修建一座大壩,建立一個小型發電站,為基地提供電力支援。

選擇在這裡作為索道的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它已經接近河口的一個出口,再往前不到 200 米就是一片廣闊的平地。這片平地非常適合修建倉庫,用於存放各種物資。此外,由於索道的剛好處於幻陣覆蓋的範圍內,所以即使敵人發現了索道,也難以找到入口。而倉庫修建的地方則位於幻陣之外,這樣既保證了物資的安全儲存,又避免了被敵人發現的風險。

在後方修建了一座可以活動的鋼橋與對岸相連,當有需要時將其連線在一起,而無需時則可斷開。如果沒有持有進入或離開鑰匙的人踏入這片區域,由於受到幻陣的影響,將會失足掉入湍急的河流之中。這些人會被洶湧的河水衝出山谷,他們的生死只能聽天由命。

此時,倉庫已建在山腳下,但如何將物品運送出去,張育清便不再操心這個問題。等到所有事情都準備就緒之後,張育清還安排工廠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試生產。在確定一切運作正常、沒有任何問題之後,他開始派送請柬。請柬的收件物件是雙木師長,以及他們家中的政治部主任和參謀長。邀請他們在下月初一參加工廠正式投入使用的剪綵活動。

"雙木師長,榮主任,歡迎前來參加開工典禮?”張育清親自到山谷的索道空迎接客人。

“這位同志看著眼生,不知道怎麼稱呼”張育清問道。

“這是我們師的光副師長,之前一直在五臺山地區,最近才來我們師部”雙木師長介紹道。

“哇哦,你看這山間的道路修得可真是太棒了!居然還能讓汽車通行,太厲害了吧!實在難以想象,在如此險峻的地方,竟然能夠修成這樣的路來。”榮主任忍不住讚歎道。

“這都是科技發展帶來的成果啊,以後咱們也會擁有這種能力的。”張育清微笑著回答。

這時,雙木師長注意到了纜車,他瞪大了眼睛,滿是驚奇地問:“咦?這是什麼車呀?怎麼沒有輪子就能在天上跑呢?而且僅僅靠一根鐵索,它就能承受得住這麼多的車廂嗎?”

張育清耐心地解釋說:“這叫纜車,是專門用於在景區的深山裡運送人員和物資的工具。以後,山上生產出來的武器將會透過這些纜車運送下山。它們會被放置在山下的倉庫裡,然後再由你們負責把它們運走。”

雙木師長聽得津津有味,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景象。而榮主任則

目錄
末日同行:閨蜜攜手笑對末世萬魂幡配黃泉,歡迎鬼族來安家!我用末日文字遊戲給世界意志打工我不是你們老公火紅年代大江淮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