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成都破,蜀漢的剛烈(第1/2 頁)
雄武六年六月,就在魏國普天同慶慶祝魏國太子降生之時,王濬率領的五萬大軍抵達成都,與鍾會,鄧艾等人匯合。
王濬拿出司馬昭聖旨交於鍾會,由於王濬對這邊情況不是很瞭解。所以鍾會和鄧艾對此先給王濬做了講解。隨後三人開始商議進攻成都的計劃。
鄧艾道:“之前由於兵力不足,我軍只能採取正面進攻,多面襲擾的戰略。而無法徹底包圍成都,而且城中蜀國皇帝劉琮給了守軍很大的鼓舞,加之姜維,諸葛瞻等人的輔佐,致使我軍多次夜襲均以失敗收場,從而無法杜絕成都與外面的聯絡。”
說罷看向二人,然後繼續道:“後來鍾將軍帶著援軍趕到,但是蜀國的援軍也在羅憲的帶領下,抵達了成都,從而無形之中形成了新的平衡。現在王將軍的援軍有五萬,應該可以封鎖通往成都的各個道路,來圍困成都,但是陛下的聖旨要求我等儘快拿下成都,不知二位將軍可有什麼良策?”
王濬看向了鍾會,見鍾會不言,於是說道:“為了確保一戰拿下成都,我建議把武都的司馬略將軍調來支援,屆時我願領兵切斷成都與外界的聯絡,阻止蜀國援軍支援成都,正面就交給幾位將軍來進攻,想那成都城內守城器械,經過鄧將軍這段時間的消磨,應該所剩不多。不知二位將軍意下如何?”
鍾會聽完後表示贊同,鄧艾也同意。於是大軍暗中部署,準備一舉拿下成都。
成都城中,劉琮與姜維,諸葛瞻等人也在商議,接下來如何防守。
劉琮看著眼前的一眾大臣、將領們,神情嚴肅地開口說道:“如今局勢艱難,如果成都最終無法守住,諸位將軍可以自行撤離,儘可能地儲存現有的力量,以便後續去協助劉諶。朕已下定決心,打算與成都同存亡。”說完,劉琮將手中的禪位詔書遞到了姜維面前。
姜維等眾人聽到劉琮這番話後,立刻齊聲表示拒絕,並紛紛表態願意與劉琮共同進退。
然而,劉琮卻揮手打斷了他們的話語,語氣堅定地說道:“朕清楚自己的能力遠遠比不上弟弟劉諶,而且蜀國之所以會陷入如此困境,實在是太上皇過度縱容奸佞之臣所導致的結果。劉家已經讓百姓和群臣感到心寒失望,朕必須用自己的生命來向百姓證明,劉家的兒郎有能力守護住祖宗留下來的基業,我們是堅韌不屈的。”
姜維等人聽完劉琮的話,心中充滿了悲傷和無奈,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他們既為劉琮感到惋惜,又明白此刻無法改變劉琮的決定,只能接受現實。於是,姜維帶領眾將恭敬地接過禪位詔書,表示遵旨領命。
隨後,眾人開始商討接下來的守城計劃,畢竟要儘量守住成都。如果事不可為再考慮撤退的事情。同時姜維幾人也想趁這段時間勸說劉琮。
雙方都在謀劃,因此難得的和平相處了幾日。
雄武六年六月底,司馬略率領著他的援軍終於抵達了戰場。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諸葛緒的兵馬,兩支軍隊匯聚在一起,兩軍兵馬大約有五萬之眾。
當他們看到司馬略和諸葛緒時,鍾會等將領都喜出望外,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有了這兩人的增援,他們認為攻克成都已是勝券在握。
與此同時,成都城內的劉琮、姜維以及其他官員也得知了晉軍又有援軍到來的訊息。這個訊息讓眾人憂心忡忡,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
然而,劉琮卻另有想法,他建議姜維、諸葛瞻和羅憲趁著晉軍尚未完全包圍成都之前,帶領大部分精兵突圍而出,並前往雲南地區輔佐劉諶重新崛起。
面對劉琮的再次提議,姜維、諸葛瞻和羅憲並沒有立即回應。他們靜靜地坐在那裡,表情肅穆,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過了一會兒,劉琮見三人仍無動於衷,心中不禁焦急萬分。他猛地站起身來,走到大廳中央,對著眾人拱手作揖。然後,語氣堅定地說道:“諸君!我意已決,請諸位立刻離開成都。若你們繼續留在這裡,不僅無法改變局勢,反而會白白送死。請速速離去,為蜀漢保留一絲希望吧!”說完,他轉身向門口走去。
姜維、諸葛瞻和羅憲看著劉琮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他們知道劉琮說得沒錯,都沉默不語,彷彿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
這時,劉琮突然停住腳步,轉過身來,目光犀利地盯著姜維、諸葛瞻和羅憲。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決然之情,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劉琮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諸位,我知你們皆為忠臣良將,不願輕易拋棄成都,更不願看到朕與成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