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梁歆玉彈盡糧絕,李建安抱上金大腿(第1/2 頁)
接下來梁鴻明出面找到老支書,說了這件事情。
老支書一聽,給村裡有人創收,這是好事啊。
紅薯也不值錢,能掙兩毛錢一斤的紅薯粉,不錯了。
於是他根據梁鴻明的意思,當即找了幾戶十戶人家來商量這件事。
其中大多數人都是之前分家的時候,幫助過樑鴻明一家的人。
知道梁鴻明把賺錢的事情交給他們做時,大家瞬間明白,這是梁鴻明記著當時的人情呢。
沒有人嫌棄,都表示願意來賺這個錢。
於是,包含老支書在內,一共十戶人家,一起攬下了這個活兒。
梁鴻明把製作紅薯粉的法子具體跟他們說清楚,並著重強調了衛生問題,約定好六天以後交貨。
他們的時間不多,還要給幾個大舅哥那邊留足時間製作粉條。
然後留下五百塊錢的定金。
老支書協調村裡的事情是習慣了的,當即把事情分配下去。
五千斤紅薯粉,十家人來做,每家人分到五百斤的任務。
六天時間,每家人交出五百斤的紅薯粉,時間上還是挺緊張的。
不過有錢能使鬼推磨,他直接把梁鴻明給的五百塊每家先分了五十塊,錢到手,心裡有底,幹活有力氣。
梁鴻明走的時候,還透露出一個意思,這紅薯粉是北邊的一個大老闆要的,如果這次合作愉快,以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單子,他們都能跟著掙大錢。
老支書對這個生意傾注了很大的心血,每天親自上門監督,特別是衛生問題,這是入口的東西可千萬不能馬虎。
梁歆甜的任務是找到外婆和三個舅舅家,他們對做粉條的生意自然欣然接受,忙個幾天十天就能賺二百五,傻子才不幹呢。
現在地裡沒什麼活計,一家人都在家裡坐吃山空,有事情做,有錢掙,再好不過了。
只是梁歆甜要他們保證,現在不能洩露做粉條的方法。
幾個舅舅當然知道其中的厲害,跟家裡人反覆強調了不能亂說。
梁歆甜把調配粉條的麵粉比例,詳細的講給了幾個舅媽聽,並親自指導他們撈粉,直到他們能撈出質量很好的粉,這才放心離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六天後,梁鴻明驗收了五千斤紅薯粉,質量跟他們自己做的一樣好。
老支書找的這些人本來都是很純樸的人家,沒有歪心思,再加上他的監督,自然事半功倍。
這些紅薯粉被送到幾個舅舅家裡,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全部加工成了紅薯粉。
天公作美,每天中午的太陽曬得美美的,這批紅薯粉的質量很好。
劉海過來裝上貨,一路送到京市。
蔣東方直接把貨交給供貨商,拿到剩餘貨款,馬上打給了梁歆甜。
這批貨,他純粹是幫忙,自己一分錢沒掙,這是陳伯騫的吩咐。
供應商把這批貨供應給各大商店和商場,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又下了一次訂單,這次要一萬斤。
雖然這個生意沒有做竹編掙的多,但是它能惠及很多人,是個能長期發展的事業,梁歆甜也很上心的跑前跑後。
竹編生意經過最開始那一段高潮以後,果然如同梁歆甜意料之中,慢慢淡了下來。
最近寄過去的竹編都沒有賣出去過,偶爾才能收到一筆匯款。
不過她現在也已經有了將近三萬塊的存款,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暫時不用為錢發愁。
-
另一邊青山縣的梁歆玉可就沒有這麼好過了。
這一個多月來,她都沒有收到家裡匯來的一分錢。
沒有錢,家也回不了,剛開始,她以為是家裡忘記了,過幾天就會匯過來,她只能先找同學借了五塊錢先用著,等家裡匯錢過來。
沒想到過了半個月,她的五塊錢也所剩無幾,還是沒有匯錢過來。
借錢的同學也變著法兒的問她還錢。
她只能想辦法自救。
先是賣了自己那枚買成二十塊的髮卡,因為是二手貨,只賣了十塊錢。
然後她給家裡打了一封電報,結果只得到兩個字的回覆:自救。
這是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生活費了?
家裡怎麼了?為什麼會斷了她的生活費,他爸媽呢?
梁歆玉百思不得其解,幾次想坐車回去問清楚,最後還是咬牙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