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1/2 頁)
</dt>
&esp;&esp;也不是沒人猜過貴客身份,起初好些人猜是碧虛長老,畢竟碧虛長老進內山的事不少人都曉得。但師兄弟結為道侶可謂喜上加喜,原是一段佳話,何須這般遮遮掩掩。
&esp;&esp;碧虛長老約莫也是來觀禮的罷。
&esp;&esp;若有可能,林長辭倒真的希望自己是來觀禮的,而非戲臺中人。
&esp;&esp;三日之約的當晚,外山便遣了數名繡娘送來吉服。
&esp;&esp;珍藏多年的華服裁改後依然精緻規整,從裡層的汗衫、單衣、道袍到外層的蔽膝、大綬一應俱全,金絲銀線緊密規整,蹀躞帶與環佩俱是上好岫玉,內嵌金質細紋。大帶上繡著雙面圖案,正面為月宮玉兔戲繡球,背面祥雲與錦鯉相互環繞,面料精貴,做工繁複,無一處不適合林長辭的身形。
&esp;&esp;給他過目後,繡娘們又抬來一方木箱,開啟的瞬間,光華滿室。
&esp;&esp;繡娘恭敬道:“此乃族長所承之喜服,請貴客一試。”
&esp;&esp;這套喜服是白家上任家主祖母的陪嫁,極美極奢,單說這料子,乃是千年一出世的霞光綾,沉水不溼,著火不壞,入土不腐,且自帶淡淡的香氣,可謂是世間最貴重的禮服之一。
&esp;&esp;林長辭垂眸,紅眸被霞光綾柔和的光澤映著,宛如通透紅玉。
&esp;&esp;面對繡娘們殷勤的態度,他不知該說什麼好。
&esp;&esp;說白西棠圖謀已久,還是他這輩子也沒想到會穿兩次喜服?
&esp;&esp; 驚變
&esp;&esp;九月廿一,霜降。
&esp;&esp;山外打了初霜,冷得好似一九天,白家族地的內山卻春風拂面,四處喜氣洋洋。
&esp;&esp;迎親的一行人天不亮便候在了院外,寅時一至,童子開啟院門,身後是被儐相和御者簇擁的青年。
&esp;&esp;青年臉色冷淡,與喜慶的氛圍格格不入。
&esp;&esp;他身上的吉服配色明豔絢麗,華美繁複,神情莊穆冷定,鳳眸含威,衣帶當風,環佩泠泠。不像結契,倒像神仙降世。
&esp;&esp;儐相等人對碧虛長老之名早有耳聞,今日見了真人風姿,更不敢輕慢。
&esp;&esp;一行人護送林長辭從院中出發,沿途花燈一盞皆一盞亮起,紛繁若夢。蓮池水波盪漾,在花燈映照下散發金輝,將前路妝點得幽明似幻。
&esp;&esp;“貴君,請。”
&esp;&esp;出了院門後,儐相對林長辭的稱呼也變了,他一面在前引路,一面揚聲說吉祥話。
&esp;&esp;“前路新荷攜成歲,此時榴花同佳期——”
&esp;&esp;御者丟擲石榴花瓣與碎金,把林長辭腳下鋪出一片絢爛的紅,吉服衣袂閃過流光似的色澤,宛如紅霞之中的點點星辰。
&esp;&esp;白家自認心虛,來觀禮的人不算多,大多是喜愛熱鬧的小輩。他們年紀尚小,沒見過內山這般喜事,感覺既新鮮又興奮,跟在迎親隊伍後歡呼起鬨,去撿撒在地上的花瓣和金葉子。
&esp;&esp;“這是我的!”
&esp;&esp;“分明是我先撿到的,還我!”
&esp;&esp;“別撿啦,貴君走遠了!”
&esp;&esp;小輩們嘻嘻哈哈地吵鬧追逐,落紅隨風吹起,迎親隊伍一路吹吹打打,竟也有幾分凡俗結親的熱鬧景象。
&esp;&esp;這條路是前往外山的,儘管再低調,也終究要去外山走一遭,在族人的見證下方能得到祝福。
&esp;&esp;儐相半弓著身子帶路,面上喜笑顏開。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眼看著新人臉色不好,卻並未動手,他便知曉自己安全了,態度更為熱切。
&esp;&esp;一行人行至第一座拱門時,竟已有人在外等候。
&esp;&esp;門外,青年身著與林長辭刺繡圖樣相近的銀白色吉服,文雅中更添一分華貴,腦後髮髻整齊束起,飾以玉冠,雙鬢只餘一兩縷碎髮,溫潤清麗的臉龐淨肅不少。
&esp;&esp;他面含淺笑,見到林長辭當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