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魏國伐吳在即,劉諶再度出山(第1/2 頁)
在吳國繁華的都城建業,黃龍殿巍峨聳立,金碧輝煌之中,孫皓端坐於龍椅之上,威嚴自生。他歷經數次如屠刀般殘酷的朝堂清洗,此刻,大殿之內,已再無敢於拂逆他意志的聲音。孫皓的眼中閃爍著志得意滿的光芒,他俯視著階下群臣,心中滿是掌控一切的豪情。
儘管國內交趾等地叛亂頻起,但對於吳國而言,自吳大帝孫權開創基業以來,內部高壓政策之下,叛亂猶如家常便飯,不足為奇。孫皓早已胸有成竹,他派遣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修則、將軍顧容等精兵強將,前往交趾平叛,力求迅速穩定局勢。此刻,孫皓正沉浸在享受勝利果實的喜悅之中,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然而,就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悄然湧動。一名身披鎧甲的將軍大步流星走進大殿,他神色凝重,恭敬地行禮道:“臣已探得確切訊息,魏國正籌備兩路大軍,一路直指濡須,一路奔襲夏口,意圖對我吳國發動全面攻勢!”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群臣議論紛紛,神色各異。右丞相萬彧挺身而出,他聲音洪亮,擲地有聲:“今陛下登基未滿一年,魏國竟敢興兵來犯,實乃藐視我吳國威嚴,欺辱陛下聖明。臣懇請陛下立即組織將士,禦敵於國門之外!”
孫皓聞言,怒火中燒,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厲聲道:“魏國屢次興兵,皆損兵折將,狼狽而歸。如今竟敢欺負到朕的頭上,真當朕是軟柿子任人捏嗎?”
說罷,孫皓目光如炬,掃視眾將,沉聲道:“大將軍丁奉,你即刻帶兵北上,守住濡須要塞,不得有誤!上大將軍施績,你率兵前往夏口,務必守住那裡,讓魏國賊子有來無回!”
就在這時,左丞相陸凱緩緩出列,他神色從容,語氣堅定:“臣有一計,必能使魏國無功而返,保我吳國安寧。”
孫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他急忙催促道:“左丞相有何妙計?速速說來!”
陸凱高聲答道:“臣建議遣使前往蜀國,讓蜀國陳兵魏國邊境,牽制魏國兵力。如此,魏國首尾不能相顧,我軍則可趁機出擊,立於不敗之地!”
孫皓聽後,大喜過望,他拍手稱讚道:“善!此計大妙!著大鴻臚張儼立即出使蜀國,務必促成此事。張卿,你可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
隨著魏吳大戰的陰雲逐漸籠罩三國大地,三國之間的風雲再次攪動。
劉諶這幾日終是沉下心來,細細思索,悟出了一些道理。只因襄陽五郡暫且交由劉斌前去赴任管理,他便只得留在府中,倒也算是因禍得福,有了更多時間與崔夫人及孩子們相伴。然而,劉諶心中卻隱隱有種預感,這樣的寧靜時光恐怕持續不了太久。
且說這一日,蜀漢皇帝劉璿正身在漢中,親自檢閱著部隊。他對大將軍姜維的練兵之法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濃厚興趣,眼中閃爍著讚賞與期待的光芒。
就在這時,一名軍校急匆匆地跑了過來,神色慌張,稟報道:“陛下,大將軍,密探來報,魏國正欲興兵伐吳!”
劉璿與姜維聞言,臉上均露出了詫異之色。大戰之後,通常都會有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以供各國休養生息。而此次魏國伐吳,距上次大戰尚不足三個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心中不禁生出了諸多疑惑。
劉璿將目光轉向了姜維,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詢問道:“大將軍,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姜維聞言,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臣亦覺此事不可思議,想必魏國朝堂之內定有新的變故發生。只是若魏國真的伐吳,吳國定會派遣使者前來請求我國支援。陛下,對此您有何打算?”
劉璿聞言,心中明白吳蜀聯盟的重要性,吳國來求救是遲早的事。然而,蜀國連經大戰,早已疲憊不堪,急需休整。他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大將軍,這段時間朕看你訓練士卒,雖然進度頗佳,但這些軍隊要想直接上戰場,恐怕還是有些難度。若是吳國真的讓我國出兵,朕還真是不知所措啊。”
姜維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所見正是臣所憂慮之處。我軍此時戰力尚顯不足,若是貿然出兵,不僅可能損兵折將,更恐會再次傷及國力。”
說罷,姜維又繼續說道:“只是,若我國不出兵,那又如何支援吳國呢?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劉璿聞言,也是苦惱不已,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姜維見劉璿久久沒有言語,心中膽氣稍增,便開口說道:“臣倒是想到了一個人,或許他能想出奇計解決眼前的問題。”劉璿聞言,心中一動,已然明白了姜維所說的是誰。他嘆了一口氣,說道:“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