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開局盤點三十位統帥 > 第131章 埋下了伏筆

第131章 埋下了伏筆(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亮清楚地意識到:單憑劉備和劉琦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對抗曹操的大軍。

眼下能與曹操一決高下的,唯有江東孫權。

儘管江東士兵人數不及曹軍,但都是訓練有素的水師,其戰鬥力在長江流域遠勝曹軍。

唯一的隱憂是害怕孫權像劉琮一樣選擇提前歸順。

為了堅定孫權抗曹的決心,諸葛亮自告奮勇前往江東遊說。

這時,孫權也在左右權衡,要不要對曹操投降。

說真的,他是堅決不願向曹操屈膝。

若是如此,他將失去對江東的實際控制,即使曹操允諾其富庶安寧的生活,也無法免除每日擔驚受怕之感。

而且,他心懷更大的志向——超越父親與兄長,完成統一天下的宏圖大業!

問題的關鍵是,孫權不願意降而江東為何仍有投降的聲音。

這背後的原因在於當地的世家大族。

他們不在乎是誰統治江東,只關注自己的核心利益是否受損。

對於這些家族而言,換個統治者無妨。

即便孫權身為治理能手,短時間裡也無法徹底解決所有這些問題。

此時此刻,他想起哥哥臨終時留下的囑託:“外務不明問周瑜,內部決策不穩問張昭。”

此次決定投降與否應屬內務,本該諮詢張昭才是。

張昭的回答讓孫權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張昭先是吞吞吐吐了半天,最終坦誠相告,直截了當地建議:不要問,問就是投降!

好在關鍵時刻,周瑜和魯肅這兩名堅定的抗曹派站了出來,再加上諸葛亮作為使者的影響,三人成功堅定了孫權抵抗曹操的決心。

就這樣,孫劉聯盟應運而生。

諸葛亮順利完成了使命,回到江夏,並且劉備對他愈加重用。

作為回報,諸葛亮舉薦了許多荊州本土的人才,大大擴充了劉備陣營的人才儲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什麼?女帝也是穿越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