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禮讚輝煌的太陽(第4/6 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等。
2 審美情趣:日月星的變化萬千,如日月的交替、星辰的閃爍等,培養和激發了人們對自然之美、動態之美、宏大之美等多元審美情趣。
3 情感寄託:人們將自己的情感,如思念、孤獨、豪情壯志等寄託在日月星之上,比如望月思鄉、對太陽的歌頌讚美等。
(四)文化與社會層面
1 文化符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符號和標誌,不同文化中都有關於日月星的傳說、神話、信仰等,這些文化元素不斷傳承和發展,成為凝聚民族和社會群體的一種精神紐帶。
2 儀式與慶典:日月星辰的執行變化常常和一些社會儀式、慶典活動相結合,比如古代的一些祭祀活動與日月星辰的特殊位置或時間節點相關,在一些重要節日或活動中人們也會透過對日月星的觀察和理解來進行慶祝或紀念。
十、以下是一些關於日月星起源的傳說(主要從神話角度等):
中國部分
生育說:
《山海經·大荒南經》上說“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又同書《大荒西經》載“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 。
珞巴族神話說,天和地婚配,地母生了九個太陽。
肢體化生說:
《繹史》引《五運歷年記》:“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左眼為日,右眼為月。……發髭為星辰”。
,!
彝族神話說,天神取下老虎的左右二膀化為日月,取下虎的眼睛化為星星。
蛋生說:
苗族神話說太陽是從蝴蝶蛋裡生出來的。
彝族《查姆》(“萬物起源歌”)說黑埃羅波賽神生了一個蛋,蛋皮化天,蛋白化日、月、星辰,蛋黃化地。
鑄造說:
苗族的創世史詩中描述太陽和月亮是神人們用金、銀鑄成後搬上天去的,那鑄造日月時飛濺的金花銀花就變成了滿天星斗。
神創說:
水族神話說女神伢俁掰開連著的天地,放風吹開清濁之氣,取用清氣造成了日、月。儲存在納西族《東巴經》中的《創世紀》說,在陰陽善神東神和巴神的主持下,“真和實相配合,產生了光亮亮的太陽;虛與假相配合,出現了冷清清的月亮”。
其他文化中的一些傳說
古埃及
他們認為天空女神努特和大地之神蓋布相愛,但被他們的父親風神舒分開,努特變成天空在上方,蓋布變成大地在下方,而星辰是他們身上裝飾的寶石等,太陽和月亮被認為是不同的神的象徵,比如拉神是重要的太陽神等。
古希臘
一種說法是提坦神許珀裡翁和忒亞結合生下了日神赫利俄斯、月神塞勒涅和黎明女神厄俄斯等。
後來神話演變又有阿波羅成為廣泛認知的太陽神。月亮神阿爾忒彌斯被認為是狩獵女神等。星星被認為是眾神灑落在天空的寶石或者是某些神的力量的象徵。
北歐神話
太陽是由蘇爾(l)女神駕馭馬車拉著穿越天空。
月亮是由瑪尼(ani )駕馭馬車,星辰是巨人或者神在創造天地時留下的火花或者碎片等。
日本神話
天照大神是太陽的化身,被認為是日本皇室的祖先和神道教最重要的神之一。
月亮被認為是與太陽對應的存在,但在神話中關於月亮起源的傳說相對太陽不那麼突出,星星被視為神的各種象徵。
十一、不同文化中日月星的象徵意義確實存在一些差異,以下是一些例子:
太陽:
在一些文化中,太陽代表生命、活力、力量和威嚴;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象徵著神性、光明和正義。
月亮:
有的文化中,月亮與女性、溫柔、情感相關;而在其他文化裡,它可能表示神秘、變化或死亡。
星星:
一些文化將星星視為希望、指引和神聖的象徵;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星星可能與命運、奇幻或神靈相關。
這些差異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獨特視角和價值觀。
十二、在中國文化中,日月星常常被視為重要的象徵,它們對文學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
太陽:太陽通常被視為生命、力量和希望的象徵,它代表著光明、溫暖和正義。在中國文學中,太陽常常被用來描繪英雄、偉大的人物或理想的境界,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