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淵閣儒士修大典 乾清宮解縉上奏疏(2)(第1/2 頁)
解縉是翰林學士,也就是翰林院的首領官,掌管著制誥、史冊、文翰以及考議制度和 詳正文書,皇上的心思他最清楚,皇上的這些話大多也對他講過,有的還不止一次,他是 否向道衍、劉季箎等另外兩位總裁官及時轉達了,永樂不清楚。所以,說完話,永樂瞥了 一眼解縉。
“稟皇上,”正五品的翰林院堂官解縉趕忙接過了皇帝投來的在別人或許不大注意 的逼人的一瞥,同時又在接過的瞬間把它轉給了旁邊的劉季箎,“臣已和劉侍郎及多位副 總裁講過聖上的‘不厭浩繁’之意,但在具體事例的把握上還是有伯仲叔季的難以遴選之 窘。”
皇上的目光過來了,五十歲出頭的劉季箎堅定地點點頭,不但對解縉的以鄰為壑不以 為然,還一副成竹在胸的坦然。他說:“誠如大紳所言,多日來臣在反覆斟酌皇上的‘不 厭浩繁’之意,為此,下功夫考證了歷代以來的類書。”
知天命的年紀做了堂堂的正三品侍郎,國家大員,按說官位不低了,但和當下六部的 各位堂官相比,他這個侍郎比人家大了整整十歲,他就沒有那個尚書之才嗎?還真不是, 因而,他的滿心滿腹都有些自愧而又過於自重的意味。抽到文淵閣來修大類書,頗對了他 的好文的心思,尤其是能更多地接近皇上了,更能在類書的編纂中展示自己的真知灼見。 所以,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興,時刻準備著,接受皇上、接受道衍的任何詢問。
“據臣考,開先河的類書當屬漢代的《爾雅》,雖以釋詞之義為主,也有了類書的意思, 其後歷代都有類書修纂,只是亦步亦趨,如法炮製。南朝梁代有《皇覽》《類聚》,唐時有《北堂書鈔》《藝文類聚》《文思博要》等,宋以來修纂類書,以《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幾種最為有名。不過,臣倒以為唐高祖下詔、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最具參考 價值,全書約百餘萬言,引用古籍一千四百餘種,分四十六部,每部有子目七百二十七個。 分類按目編次,用詩、賦、贊、箴等字標明文體類別。故事在前,出處在後,所引詩文, 都標註了時代。在輯存文獻的方法上,把‘事’與‘文’兩線並一,變更了以往類書的常 規體制,大量儲存了自漢至隋的詞章名篇,不失為頗有見地的大家之言。皇上所謂‘不厭 浩繁’,臣等幾人議論,是否正要在此發揚光大。”
這個脾氣耿直、外拙而內精的瘦高老頭自任職刑部以來就沒有過一天安心踏實的日子。 凡事較真,一絲不苟,眼裡揉不得半點沙子,一個案子,不辯出個是非曲直就別想結案。 一個小吏自己虧了大把的官錢卻誣陷了上千人,被他辯白得體無完膚,乖乖認罪;一個人 偷鄰居的刀殺了人,鄰居反被屈打成招,也被他妙法識破,抓住了兇手。幾年下來,冤假 錯案雖平抑了不少,而他的思慮幾過於精密細微,五十多歲的人,頭髮大多已花白了。最為糟心的就是處理建文諸臣大案,他實在是不願虧心,不願無罪而刑人,這讓他的 頭髮白得更快了。眼不見、心不煩,經解縉推薦,他總算是暫時離開了那個頗費心思的差 事,和一班文臣儒士奉旨編修類書,幹起自己喜歡的事來,他怎能不由衷地興奮呢!
聽著劉季篪的侃侃而談,引章據典,永樂也來了興致,看看道衍,道衍不作聲,像是 對劉季箎所言的默許。永樂遂清了清嗓子,說道:“朕已反覆說過,所謂不厭浩繁,即不 論何家之言,與時論相悖與否,有否犯忌,就所收書籍全部錄入,朕再補充一點,一字一 句不得刪改!至於詞章名篇的編寫,如劉季篪所言,儘可以參照《藝文類聚》。”
一字一句不得刪改!永樂補充的這一點,成就了後來《永樂大典》學術和篇章的恢宏, 較之清人《四庫全書》的刪刪減減,它更像是文人的著作。沒了忌諱,就沒了框框,就沒 了緊箍咒,中華浩如煙海的文庫中許多珍貴的佚文秘典和後世失傳的書籍均得以完整真實 地保留下來。僅這一點,作為一代聖主的永樂就功不可沒,而他與生俱來的學術精神更應 垂之千古,受人景仰。
“至於體例,”永樂說,“朕也講過,就以洪武八年宋濂等幾位老先生所編《洪武正 韻》為依據,以韻統字,用字系事。每個韻目下為單字,每個單字下分列與之相關的名物、 事件,但凡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以至日、月、星、雨、風、雲、 霜、露、山海、江河、奇聞異見、詞章逸事等都隨字收載。事有制度先收制度,物有名品 者則先名品。有一個字牽涉幾事者,則以事為綱,分別敘述。一件物品有幾個名字,則因 名而說明。事文交錯者,兩者均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