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籌糧秣君臣議興屯 攏人才翰林建八館(4)(第1/2 頁)
永樂若有所思,鄭和一行,一去兩年,雖有些花費,見識最重要,可以去第二次、第 三次。再者,東西南北,四方遣使,交通諸國,長此以往,通事的確是個大事。他下意識地看了蹇義一眼,意思是吏部能不能想想辦法。
蹇義馬上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拱手道:“陛下,臣雖轄著吏部,各地官員中,通蒙語的不少,皇上的通譯、前元工部尚書李賢就是個高手;懂回回、女真語的也有一些,只是, 懂其他番國語言的人就很難說了。”
“有現成的就用,沒有現成的就沒法子了?設個學館教習嘛!”片刻工夫,永樂似已 從言語不通、比手畫腳的尷尬境況中走出來,思慮成熟,“天生我才,才可濟世,後天之 才,亦可大用。既要用人,就需育人,這樣,”他衝著胡廣道,“就在翰林院設館,招收 舉子和年輕的國子監生入學,訓練通曉韃靼、女真、西番、回回、百夷、高昌、西天、緬 甸等多種語言的人才,名曰八館,一則為著像鄭和一樣的使臣出使方便,二則大明與番人 來往日多,有了各種語言的通譯,朝廷接待也方便多了。”
永樂的思緒瞬間馳騁千里,真可謂才思敏捷,眾人卻面有難色,不是跟不上,而是顧慮多。事關與番國交往,禮部尚書鄭賜,知道皇上不大待見他,也不得不說話,把其中的道理講出來。
“皇上的想法好。國子監和各地府學、縣學都在為國家培養人才,然最讓臣擔心的是, 監生和年輕的舉子們願不願丟了能助他一舉成名的《詩》《書》,鑽那些讓他們鄙視的番 邦夷語。”
蹇義、夏原吉、金忠也隨聲附和。 永樂想了想,也是,放下進士不考了,官員不做了,轉而去學番語,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這同各部的吏員有什麼區別?得讓他們有奔頭。 “也好辦,”永樂馬上有了思路,“朝廷的八館,對外就叫四夷館,設在翰林院,不是進士,卻已是翰林官員,這‘名’的難題就解決了。‘實’的問題嗎?學成之後,所有人員品級都比照翰林院官員,三年一考覆,也可以參加會試,德才卓能者則擢拔使用。”
“四夷館也算一個衙門,”頓了一下,永樂繼續,“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專事培養夷 語通譯人員,多多益善,還可充實禮部等衙署;二就是專事夷語文書資料的翻譯和儲存。 鄭和一往,也讓朕見識不少,夷人中也有不少書籍珍品,譯為我用,豈不快哉!”
“皇上深謀遠慮,盡善盡美。”蹇義道,“如此周全之法,臣下的事就好辦了。鄭尚 書就在這兒,我們下去一併和國子監祭酒胡儼商度,從舉子和監生中選些生員,再從各衙 門選出一些精曉番語的官員任教師,皇上身邊的李賢可在必選之例啊!”
“就依宜之所言。”解決了一件大事,永樂情緒很高,好像翰林院中已傳來了各種奇 怪的讀書聲,“若從官員中找不到老師,鄭賜就去和搭乘寶船同來的貢使商議,讓他們多 留些時日充當教習。”言畢,朝鄭和、王景弘使了個眼色。
“皇上聖明!”幾個人齊聲道。 見皇上有些倦了,大家施禮告辭。 “這一別就是兩年啊,讓朕一直牽掛著。”
鄭和知道皇上的心思,悄聲道:“奴才在兩萬餘人中挑選了三四十個最精幹的,由內 官陪著,每到一處,就把人撒出去拐著彎打探建文的下落,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不知建文是 誰,極少數人只知他是以往的大明皇帝,其他就一概不知了。外間傳言他當時由鬼道遁出, 奴才以為,若活著,在荒山野徑躲躲藏藏還有可能,到外洋募兵似是沒有那麼大氣魄,募兵只是齊泰哄人的話。”
一提到這件事,永樂的心裡就不是滋味。雖然說當年被逼無奈,但還是真刀真槍和朝廷幹了三年,這個皇位是從侄子手中奪來的,說到哪兒都不大光彩。
“朕當年起兵為不得已,當了這個皇帝也不自在。朕在擔心,數年之後再有個陰陽錯差, 倘他得了勢,將置朕於何地?置朕的子孫於何地?你還要出去,朕就不能讓他有那一日。”
永樂說罷,垂下頭,一副莫可奈何的樣子。 “敬請皇上寬心,奴才準備兩三個月後再次出航,這次走得再遠些,查訪再細些。” “查訪只是你的庶務之一。”永樂補充道。 “奴才明白,帶上皇上敕書,多帶些中國盛產的棉布、絲綢、瓷器,使天下盡知我大明,盡知我大明永樂皇帝。” “就是這個說法。不過,不要等兩三個月了,如寶船並無大礙,冬季將至,儘快啟航吧。閒暇時多尋些奇技淫巧之器,利國利民者不拘價格。天下之奇器流往中國,我大明才會興盛強大,長久不衰。此外,”永樂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