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兵發遼東(第2/3 頁)
孫傳庭點了點頭,皺眉道:“這才不到半年時間,戶部已在鎮海造船局投入了兩百萬兩銀子,可你說的鐵甲艦卻連影子都沒見著,最近朝野的議論很大,雖說現在已經沒有都察院和科道言官了,可老這樣下去恐怕不是辦法。”
王樸道:“朝野有議論很正常,只要事態沒有失去控制就行。”
“這倒不會。”孫傳庭道,“雖然朝野對此有議論,可事態還遠遠沒有嚴重到失去控制的程度,爹只是擔心填不飽這個無底洞,最後會拖垮財政。”
“對了。”王樸忽然說道,“說起財政,我倒是忘了問了,拍賣官營產業和作坊之後,朝廷的稅收是減少了還是增加了?海關的稅收又如何?”
孫傳庭道:“官營轉私營之後,各行業的源頭稅比崇禎朝時略有增加,不過海關稅收才是大頭!據戶部初步估算,自從設立海關之後,一年多時間裡徵收的關稅稅銀足有一千餘萬兩,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關稅增長更是迅速!”
王樸問道:“朝廷的收支情形呢?”
孫傳庭道:“略有盈餘。”
王樸微笑道:“爹,你一定沒想到吧?”
“的確沒想到。”孫傳庭老實點頭道,“爹原以為官營轉私營之後,至少五年之內稅收收入上不可能有什麼起色,卻萬萬沒有想到當年就實現了收支平衡!”
“更何況去年年初和年尾還經歷了兩場大戰,光是軍餉、賞銀的支出就高達四五百萬兩之巨!還同時支援了蒸汽機研發、建德兵工廠建設、鎮海造船局建設、陽明大學建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這樣的情形下還能實現收支平衡,的確不容易,當戶部把帳目報上內閣時,錢謙益和呂大器可都不敢相信哪。”
王樸能想象到錢謙益和呂大器當時的吃驚,可王樸心裡卻是一點也不吃驚。
其實這一切早在王樸的意料之中,明代奉行的是藏富於民的國策,雖然國家財政極為拮据,可民間財富卻相當可觀!有資料表明,在明末數十年間,西方國家從各大洲攥取的白銀有四分之三流入了大明!
這些白銀作為硬通貨流入大明,雖然造成了銀價一定幅度的下跌和物價的上漲,卻極大地促進了貿易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毫不誇張地說,從嘉靖到崇禎這百餘年間,大明的商品經濟可以說是爆炸式增長!
套用現在的術語,當時gdp的增速很可能高達30%以上!
由此可見,海關關稅收入千萬兩之巨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王樸制訂的關稅稅率可是高達200%,也就是說只要大明賣出價值五百萬兩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就能獲得千萬兩白銀的關稅收入,用現在的術語來說,這根本就是掠奪式貿易!
但當時的大明就是有這樣的資格!
就算是徵收200%的高額關稅,西洋商人也只能從大明進口絲綢、茶葉、瓷器等奢侈品,因為他們本國生產的產品不但質次而且價錢比大明的出口商口價格還要高昂,從古至今,中華的物產都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事實上一直到了滿清末年,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都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西方世界因為再也找不到足夠的白銀來交換中國人的商品,所以才想到了鴉片,先用鴉片換取中國人的白銀,再用白銀來購買中國人的商品,所以才有了兩次鴉片戰爭,才有了火燒圓明園,才有了甲午海戰……
換句話說,如果滿清政府足夠強硬,能夠擋住西方國家的鴉片攻勢,完全可以憑藉絕對強勢的商品建立以中國為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也就是銀本位貿易體系,那樣的話,中國的地位就相當於今天的美國。
可惜的是,奴性十足的滿清統治者根本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他們出賣了中國,把中國自明代中葉以來積攢了五百多年的海量白銀一口氣全部賠給了洋人,從而導致近代中國陷入了貧困的深淵,時至今日都沒能恢復元氣……
身為一名穿越者,王樸當然不會讓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在這個時代,大明帝國仍然會向西方世界源源不斷地輸出絲綢、茶葉、瓷器這些奢侈品,鴉片貿易也許仍舊會出現,但是物件將發生變更。
這個時代的鴉片貿易,只能是中國向西方傾銷鴉片,而不是西方向中國傾銷鴉片。
王樸微笑道:“爹,這才一千多萬的關稅就把你樂成這樣了?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呢,你瞧著吧,要不了兩年海關的關稅就會翻翻!”
“翻翻?”孫傳庭吃聲道,“你是說……兩千萬兩?”
“呵呵。”王樸微笑道,“兩千萬兩算什麼,將來大明朝的歲入還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