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聊城之戰(第1/2 頁)
第230章 聊城之戰
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大明中央軍進逼聊城,嚴重威脅到北京的安全,再加上姜鑲、王承胤、唐通等前明降將蠢蠢欲動,多爾袞迫於無奈,只好下令吳三桂退守太原,再把山西的十萬八旗大軍召回了北京。
同時又從漠南緊急徵召了五萬蒙古騎兵。
隆武元年(1644年)正月,多爾袞留下兩萬八旗兵駐守北京,然後親率十七萬八旗大軍和六萬前明降軍南征,正月十九,與博洛的兩萬八旗大軍會師於聊城,關乎建奴和大明國運的聊城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決戰,大明和建奴都想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掉對方。
對於大明來說,只要聊城之戰能夠獲勝,建奴就會眾叛親離、元氣大傷,收復北京、光復遼東就指日可待,對於建奴來說也同樣如此,只要贏得聊城之戰,二十餘萬大軍就能順勢而下橫掃江南,徹底覆滅南明政權。
建奴在兵力上佔據絕對的優勢,為了確保聊城之戰能夠取勝,多爾袞調集了五萬建奴八旗,其中有兩萬人是最精銳的八旗鐵騎!此外還有十萬蒙古騎兵,兩萬朝鮮八旗,兩萬漢軍八旗,和六萬前明降軍,總兵力達二十五萬人!
大明卻只有王樸的四萬中央軍,其中包括兩個火槍營和一個炮營,再加上施琅的五千水師,論兵力,建奴幾乎是大明中央軍的六倍,而且建奴還有騎兵之利,擁有兩萬最精銳的八旗鐵騎和整整十萬蒙古輕騎兵。
不過明軍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施琅的水師!
施琅的水師總共有五千人,擁有五十艘大型戰船,每艘戰船上配有十到二十門不等的佛郎機炮,船上的水師將士已經換裝了中央軍淘汰下來的大同造燧發槍,射程雖然沒有中央軍使用的最新式南京造燧發槍遠,精度也差,但用來壓制建奴的弓箭卻是綽綽有餘了。
這五十艘大型戰船就像五十座移動的水上堡壘,建奴拿它毫無辦法,騎兵和步兵再牛也衝不到水裡去,用紅夷大炮轟吧,等你架好大炮,人家戰船早就撐遠了,用火箭燒吧,弓箭的射程還沒有人家佛郎機炮和火槍遠,沒燒著人家戰船卻把自個弓箭手摞倒了。
經過幾次試探之後,到了隆武元年正月底,多爾袞和王樸差不多都已經摸清了對方的虛實,雙方不約而同地放棄了無謂的襲擾,開始決戰之前的最後準備,戰爭永遠是無常的,你可以做最充分的準備,但敵人永遠不會按照你設定的套路跟你玩,真正高明的指揮官必須根據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及時做出戰術上的調整。
聊城,多爾袞行邸。
多爾袞正召集范文程、寧完我兩大心腹幕僚還有多鐸、何洛會、博洛、薩哈廉、阿巴泰等建奴將領議事。
多鐸道:“十四哥,王樸太廝太狡猾了,他把大營紮在運河邊上,還在營前挖了一道五丈寬的壕溝,引水倒灌成了騎兵無法逾越的護城河,又背靠運河有水師火炮之利,我們如果發起強攻只怕會損失慘重。”
阿巴泰道:“那我們就圍著它,圍個一年半載的,餓死他!”
“這不可能。”多鐸搖頭苦笑道,“在運河沒有切斷前,明軍的糧草輜重就可以透過水路源源不斷地輸送上來。”
阿巴泰道:“那我們就把運河切斷!”
“談何容易。”多鐸再次搖頭道,“明軍有水師,我們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多爾袞把目光轉向范文程,問道:“文程先生,你有什麼高見?”
范文程微微一笑,說道:“兩位親王說得對,明軍據險而守,我軍如果強攻則大同之戰的慘劇就會重演,我軍勢必損失慘重,就算最終贏得聊城之戰,也將失去逐鹿中原的實力,因此,奴才不贊成強攻。”
多爾袞輕輕頷首,說道:“不能強攻,那就只能長期圍困了。”
“沒錯。”范文程道,“不過正如豫親王所說,如果不能切斷運河航道,對明軍的圍困就無從談起,而如果不能殲滅明軍的水師,切斷運河航道就無從談起,因此,聊城之戰勝敗的關鍵其實只有一個。”
多鐸、阿巴泰、薩哈廉等人齊聲道:“明軍水師?”
“不錯。”范文程重重點頭道,“能否殲滅明軍水師,直接關乎聊城之戰的成敗。”
聊城以南十里,運河左岸中央軍大營。
王樸的帥帳中央擺著一個臨時製作的大型沙盤,聊城一帶的地形都被模擬了出來,上面插滿了代表建奴軍隊和大明中央軍的兩色小旗,代表建奴一方的黑色小旗密密麻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