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悠塘之悟(第1/2 頁)
從前以為,虛即虛,實則實。今後卻無需如此生硬,虛亦可為實,實也可為虛。
既然如此,何需花功夫轉化?意念一動之間,想實就有實,欲虛即可虛,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如此一來,刀法變得更加圓轉如意,行刀線路亦更加無跡可尋,天馬行空,說不盡的灑脫不羈與隨心所欲。
金梓鳴很喜歡重劍,它與刀更接近,勢大力沉,能發出金屬風暴般的威力。
而重劍之精髓,在於蓄力和重斬之間的銜接,如何最大限度的積蓄力量,再將其全部揮灑出去。
他看向靜靜流淌的河水,想起小時候見過的大潮,前浪還在衝擊,後浪又已形成,推動前浪更加兇猛地前行。
他將這種“後浪推前浪,一浪強於一浪”的模式,稱為“千層浪”。
能否用浪潮疊加的方式,把蓄好的力量,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幾百地擊打出去?
要想在體內模仿出“千層浪”,可以用內氣來形成浪子。
他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用自建的管道!當初在黑茫森林對戰妖猴時,他便用過這種陰損招式。
如果渾身的穴道都撕開封口,瘋狂從外界吸取靈氣,卻不將它傳回丹田,而是利用相同經脈上其他穴位的管道,將其輸送給冷月。
自己只需控制每根管道中靈氣傳送的節奏,讓內氣一波接一波地激發單刀,豈不就是“千層浪”,一浪高過一浪嗎?
有的經脈和穴位不經過手掌,也沒有關係,可用不同管道或經脈的交叉點,甚至下丹田中轉,將靈氣輸送入冷月。
雖然行氣線路會稍微變長,但將其放在“千層浪”的後浪中,反而時機剛好。
金梓鳴大喜,當即著手試驗,初時僅能控制幾根管道中的靈氣陸續到達,並先後作用於冷月,實現力量的疊加。
經過持續的苦練,漸漸能增讓三十多道靈氣先後奔襲而來。
他欣喜不已,如果有一天他能將八百三十個穴道吸取的靈氣,逐個疊加到冷月上,刀法的威力得有多可怕?
現在即使只有三十多重浪,一刀揮出的威力,已非常驚人。
更可喜的是,“千層浪”不僅使力量大增,還為刀法新增一種震動,或者說是抖勁。
一刀下去,不僅可以劈開巨石,隨著後浪的蜂湧而至,亦能將其震裂成細小的石塊。
青年相信,有朝一日若練成八百三十重浪,定然可以將巨石劈成粉末。
譚五重劍的啟發,給了他一個意外之喜,這是他悟刀以來,最厲害的一次創新。
未來消滅魂蟲,再來施展融合“千層浪”的刀法,定將犀利無比。
如有敵人追來,多半會給對方意外“驚喜”,金梓鳴一邊想著,一邊露出壞笑。
接下來,需要煉出更多的浪,並考慮每重浪之間的疊加節奏。
以怎樣的速度和靈氣量,去先後疊加,才能製造出最大的震幅與強度?而且,還應考慮多變與出其不意。
他決定採用無規律的波浪疊加方式,時快時慢,時強時弱,時有時無,讓對手難以預測。
除了修煉,金梓鳴沒有其他愛好,最多就是在河邊發呆,或變作饕餮搜尋美食。
賀寧的愛好也很單一,空閒時間就喜歡拉著街上的黃秀才,在圍棋格子上搏殺。
他棋風彪悍,喜歡不講理地纏住對方,尋求對攻。有時會得手,但更多的時候,卻莫名其妙輸掉棋局。
黃秀才棋風與他相反,如同劍客一般輕靈,常常對老賀的出招不問不顧,東出一劍,西刺一劍,看起來毫無章法,相互間沒有任何關聯。
可一旦遭遇絞殺,或在最後收官時,這些亂七八糟的棋子,往往形成合力,成為最終的勝負手,所以他總是贏多負少。
黃秀才曾嘲弄賀寧:“你的棋勢大力沉,像一把巨斧。一旦被纏住,你就能連續揮斧,逼得我與你對殺,但這並非我的強項。
所以,我把所有地方都下得很輕,可以隨時捨棄,讓你一直舉著斧頭,卻找不到可以劈下的地方。你一直高舉斧頭,累不累?手痠不酸啊?哈哈哈!”
金梓鳴認為,黃秀才說的很有道理。刀,也不應該一味追求力量,而要講究有效出擊。
可以蓄而不發,甚至可以融入劍法中一些輕靈的元素。
他突發奇想,要透過棋理來領悟刀道,決定學習圍棋。問明規則後,便開始看人下棋。
不僅賀寧與黃秀才的對局看,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