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幸運(第1/4 頁)
若獨自留在小木屋裡,他有種強烈的預感,可能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呂布道:“現在大王對我們一舉一動了如指掌,怕是想讓大漢王安全地留下來收拾,大王他們未必會同意。”
恐怕他們剛離開,大王就會派人取他性命。
王翦說:“好吧,這樣說我也擔心起來了。大漢王,你還是快走吧,等我走了,我的東西都留給你用。”他自己有單獨出行的行李,不需要提前準備。
對於經常奔赴戰場的人來說,戰爭來臨總是措手不及,立刻就得出發。因此身邊預備好的行囊,讓他能隨時迅速離去,不耽誤時間。這個行囊就送給大漢王吧。
大漢王顯得有些過意不去:“這怎麼行。”
拿著王翦的東西,實在有些燙手。
王翦笑道:“這些年我收你的劍價,從未跟你客氣過。更何況,行囊裡的東西輕便得幾乎沒什麼分量,怕連劍柄都不足。”
秦王贊同道:“嗯,那就讓大漢拿著吧,都是好意。”
別人的好意既然給了,就該接受,不應拒絕,這是不好的。
大漢王微笑道:“好吧,那我也不再推辭了。”這樣的謙遜應該結束。
王翦說:“早就該如此。好吧,我們啟程去山裡看看,我也好奇那位世外高人的模樣。”
諸葛亮苦笑:“他並非世外高人,只是隱居罷了。”這與真正的世外高人截然不同。
如果這位老人是個隱士高人,這麼多年早就名聲在外,不會像現在這樣鮮為人知。
秦王道:“但大王身邊的暗衛始終盯著我們,我們這次進山,怕會給老人帶來麻煩。”這是呂布之前提醒的。
他們去沒問題,就怕離開後老人遭遇不測。呂布提議:“看來得想辦法徹底避開這些暗衛。”山...
[跟蹤的暗衛]
之前有過要把暗衛轉移的想法,但被秦王否決了,因為暗衛跟蹤的人太多,甩開他們猶如登天無門。
於是,他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憑那些眼線自行消亡。大漢王問道:“不能直接捆起來嗎?讓他們沒有監視的機會?”
秦王挑眉看著大漢:“沒想到你小子還挺狠的。”
當初大漢在他們面前總是表現得寬厚,即使受委屈也能默默承受,不想讓他人傷心。因此他們一度認為他忠厚可靠,但現在他展現出的狠勁,讓他們徹底改變了看法。大漢解釋道:“嘿嘿,這是我腦海中的第一反應。”他並未否認自己並非好人。
他曾見過無數生死,若他真的是個好人,對待死亡的態度應該完全不同。這裡死去的人太多,隨便走幾步就能遇見。有餓死的,有渴死的,還有被凌虐的。
他聽過許多戰俘的死狀,若真有仁慈之心,早該離開。面對死亡,他選擇忽視,即使看到人們哭泣、咒罵死去,他也可能選擇躲在屋子裡,不現身。
秦王望著大漢:“你也是經歷過苦難的人,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他對此感到意外。
諸葛亮感嘆:“真是人不可貌相。”大漢看上去是最樸實無華的人,似乎遇到災難都會挺身而出。
大漢羞澀地說:“這話還是頭一次有人對我說。”他從未想過,自己的外表曾被人如此讚揚。一直以來,他都對自己的相貌和身材不滿,常遭人嘲笑。因此,他曾想過用小刀 。
背後的偏執
秦始皇察覺到了王大漢內心的執著,微挑眉毛問道:“你這種情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在父母去世之後嗎?”這個人對星的執著遠不止於此。
甚至可以說,連呂布都無法與他的這種程度相提並論。
如果王大漢的本質就是鑽牛角尖,想要徹底打破它,那麼自己需要謹慎考慮是否接納他成為手下。
——
:密探跟蹤進行中
王大漢道:“正是在我父母去世後,我感到無比絕望,彷彿失去了自我。”那段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他曾恨不得剝開自己的皮肉,懷疑自己是否還是人。諸葛亮分析道:“這正是父母之死給你造成的巨大傷害和攻擊性。”即使他自己並未察覺,還以為只是小病小痛或抱怨。
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在內心深處過分重視父母的死,而自身卻未意識到這一點,導致了他的偏執愈發嚴重。王翦不解地問:“為何你會突然覺得毛骨悚然?”
這個和自己有相似感受的好友,竟然有如此極端的表現,自己居然在過去的兩年裡毫無察覺,這讓人有些不寒而慄。